他们没有一开始就对产品种类出手,而是要规范生产车间的流程。按照现在这个状态,虽然大部分员工看起来,都在充实工作着,但其实很多时候,他们在浪费时间做无用功。

比如说在原料仓库去找本班生产所需要的材料,找半天才找对找全;同一个车间生产时,不同员工走来走去地拿东西、递东西;有时候前后工序、不同岗位的员工还互相耽误等等。

就目前而言,在工厂管理这方面,整个国家的水平都是差不多的,没有什么体系,主要看厂里的领导怎么安排,并没有一套可以广泛推行的管理方案。

而肖倩倩跟萧鑫,就是按照自己未来的工作记录,以及找了相关的管理教材,自己编写适用于他们工厂的管理规范。

只有管理水平上去了,厂里办事效率猛地拔高,才会发现员工的人数超出了实际的需求。

到那时候,两人再提出,既然不能随意开除员工,那不如充分利用起这些人力,开发别的产品,为厂里创收,厂长大概率会想尝试一番。至于陈书记那边,不用管他支不支持,因为他暂时还没有足够大的权利,厂里目前还是厂长的一言堂。

说到陈书记,厂里真心实意讨好他那边的人,并没有多少,还大多是本身跟陈书记有些偏远亲戚关系,或者是本身就不专注工作,总想着不劳而获的那些滑头。

想必,陈书记对此现状并不满意,也不敢信任这些进入他阵营的人们,所以一直没什么大动作,还是在装老好人,不断做些可有可无的管理改善,经常跟厂里有名望的老员工聊天,想着要打好关系什么的。

可惜,有常厂长的恩惠在前,初来乍到的陈书记不实打实地给出点好处,根本打动不了厂里的老油条,大家明面上对厂长跟书记都一样尊重,可实际上还是更愿意听厂长的话。

再者说,厂长本身也更擅长管厂里的事情。

到了九月中旬的时候,陈书记的小儿子陈平,终于被顺利转正,当上了每个月要领十五块钱工资的正经秘书。这个工资数额,也是厂长说以前从来没有过这个岗位,不适合让他拿比较高的工资,所以才压到了十五块,跟肖倩倩以前的工资一样。

但现在,肖倩倩的工资可是翻了倍了。

两人在不同人生里的站位,似乎倒转了一下。

但不变的是,这个陈平,似乎依旧对肖倩倩有那么点想法。

只是碍于肖倩倩已经结婚了,跟老公萧鑫还在一个厂里工作,两人除了上班时不一定在一片地盘之外,别的时候都呆在一起,陈平并没有什么机会去接近。

这一点,让偏爱漂亮姑娘的陈平,颇感不满。

他是个混不吝的,甚至直接跟他爸说,他看上那个厂里一枝花了,让她爸想想办法,把人家小夫妻俩弄离婚,好方便他追求人家。

陈书记本来就因为工作不顺心,一直憋着火气,闻言恨不得把这儿子的腿打断。可这是他连着三个闺女之后,才终于盼来的儿子,死活舍不得下手,只得压着脾气骂道:“你是没见过女人吗,非得看上个已经结婚的?”

要是肖倩倩这会没结婚,而只是跟萧鑫确定恋爱关系,陈书记不会顾虑什么,八成会帮儿子出手。可偏偏她已经结婚了,陈书记是个思想有点传统的人,觉得结过婚的女人那就是人家的了,自己宠大的儿子,凭什么娶人家二手的老婆。

抱着这种想法,他根本没有要帮忙的意思。

可陈平哪里愿意轻易放弃,他手里有不少好东西,都是他爸以前通过各种关系得到的好处,另外,他虽然工资低,但手里头并不缺钱。

于是,他就瞒着他爸,找了维修部几个年轻混子,花了小一个月时间,跟人家混熟了,用好处费买通人家,让他们去找萧鑫麻烦。

这些麻烦,包括干扰萧鑫工作,乱传他谣言,故意抢他工作成果等等。

萧鑫是个老实人,没察觉到自己被几个人针对了,只规规矩矩地做好工作,然后在空闲时间里,要么休息,要么跟肖倩倩一起讨论那个管理规范书的问题。他这么木讷老实,让那些对很多事门儿清的老师傅们,反而更加有好感了。

“你们怎么回事,都一个多星期了,也没见那家伙受到丁点儿影响。”陈平着急了,把维修部那几个滑头又找来,“你们不会一边拿着我的东西,一边忽悠我呢吧?”

“没有没有,我们哪敢啊!”小滑头们急忙辩解,“主要是萧鑫来我们厂,也就比你多一个多月,但他为人是真的老实,一上班就各种找活干,我们想在这方面找他的问题,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编造他的一些坏话吧,他在厂里人缘又好,加上喜欢他的厂长常家、还有他老婆肖家,在附近都是有名的好人家,有这些底子在,绝大部分人都不相信我们乱说的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