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4章

辰韩有个传说,六七百年前有一群逃避徭役的秦人建立了“秦韩”,后来慢慢地成了“辰韩”。这个传说漏洞百出,辰韩人是不怎么信的,但是此刻却是辰韩的救命稻草。

辰韩国王厉声道:“传令下去,辰韩改为秦韩!宋仲基,郑智薰,你们去见大楚长公主的时候必须……”他沉吟了,“认祖归宗”?意思虽然极其的对,但是大楚都不准辰韩投降了,这“认祖归宗”只怕过于平淡,缺少对远离故乡的深刻认识。

辰韩果然咬牙道:“……打出旗帜,辰韩,不,秦韩‘倦鸟知还’!”这个词语极其地具有深意,首先明确了秦韩是大楚的一份子,大楚就是秦韩的家,其次说明了秦韩一直在外流浪,犯了严重的错误,希望能够回到自己的家乡。

一群秦韩官员用力点头,只要这个四个字传扬开去,大楚好意思不收吗?秦韩的人都是秦人的后代,与大楚同根同源,比百济亲近多了,没道理允许百济投降却不许自家人投降。

……

大楚平州。

文鸯调动了两千精锐铁骑准备配合长公主胡问竹进攻高句丽。

“若不是被刘弘拖了后腿,老夫早就灭了高句丽了。”文鸯对高句丽根本看不上眼,明明压根不能打,就是一群菜鸟,偏偏不肯老实,四处出击,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平州这些年屡受其害。若不是高句丽寒冷,幽州平州大战之下人口稀缺,一切以百姓的休养生息为主,文鸯分分钟就杀入了高句丽。

一个扶余人将领大声地道:“若是文将军允许,我等愿为先驱!”

文鸯身边的将领微笑着,扶余人听说大楚要东征,爽爽快快地就举国投降了,此刻自然要缴纳投名状。

文鸯笑道:“你们出动三千人从北向南杀入高句丽,不用与高句丽人纠缠,只管一路向南。”

大楚长公主要从海路东征的消息传了几个月了,高句丽肯定早已知道了,此刻大量的军队一定都在东面沿海地带等待与长公主决一死战,其余地方空虚无比,骑兵冲突之下高句丽根本不可能有力量防守。

扶余人将领用力点头,这是个简单任务,他小心地问道:“如何处理高句丽人?”此战必胜,如何处理预料中的高句丽俘虏?

文鸯淡淡地道:“陛下圣旨,高句丽人凡是反抗的尽数杀了,其余人全部去挖矿。”

扶余人将领心中一颤,又满是欢喜。久闻大楚皇帝陛下凶残暴戾,今日略窥一斑,但杀高句丽人真是喜闻乐见。

……

高句丽。

一群高句丽将领脸色铁青,每个人都紧紧地握着腰间的宝剑,却没有从宝剑中获得一丝勇气。

中原的王朝一直不被高句丽人放在眼中,那是真的,因为中原王朝集中在‘中原’,对遥远又寒冷的高句丽根本不在意,高句丽人大可以肆意地抢夺中原王朝的昌黎郡、乐浪郡、玄菟郡,那些地方压根没几个士卒,百姓只会逃跑,不敢反抗。

中原的王朝一直是高句丽人眼中的巨兽,那也是真的,因为中原王朝只要认真对高句丽人用兵,高句丽人毫无还手余地。当年曹魏大将毋丘俭带领一万人远道攻打高句丽,与高句丽两万主力大军会战,结果高句丽两万大军全军覆没,都城被焚毁。若不是毋丘俭以为高句丽已经灭国而班师回朝,高句丽根本就不会存在了。可这强大的毋丘俭的大军在中原王朝的眼中不过是垃圾部队而已。

一个高句丽将领颤抖着道:“高句丽又要再一次躲进山里吗?”打是肯定打不过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躲进山里,然后任由大楚人放火烧掉了城池,等大楚人撤退之后再收复失地了。

一群高句丽将领点头,这么寒冷的地方大楚人不可能长期占据的,高句丽人一定可以夺回失地。

一个高句丽将领笑道:“胡说,这是天赐良机!”

第461章 蝼蚁的反杀计划

低矮的齐肩土墙外站着一个个手拿长矛的士卒,偶尔有百姓靠近,那些士卒厉声喝道:“靠近高句丽皇宫者一律以叛逆罪杀全家!”

那些高句丽百姓匆匆跑开,低声敬畏地道:“我高句丽的皇宫就是了不起啊,有齐肩高的土墙呢,我悄悄看了一眼,看到里面的皇宫了,真是巨大啊,竟然还有瓦片屋顶,太奢侈了,我这辈子没有见过这么奢侈的房子。”

其余高句丽百姓自豪地点头,高句丽就是了不起。一个高句丽百姓仰着头,傲然道:“那些中原人有这么华丽的齐肩泥土宫墙吗?那些中原人的皇宫有瓦片屋顶吗?那些中原人现在还在住着破茅屋,中原人的皇宫只有木栅栏。”

每一个高句丽人的眼神中充满了自豪感,心中对脑残百姓鄙夷到死,你丫抢劫中原人的带方郡的城池的时候没看见中原人的房子吗?没看见中原人的县衙吗?你丫眼睛瞎的啊,你丫脸皮这么厚,这种言语都能说得这么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