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9章

石喻言死死地看着周言,是不是疯了?

周言斜眼看石喻言:“你太没有幽默感了。”待在沙州在生活物资上并不辛苦,也不惧怕被人围攻,精神生活却无聊极了,每天看到的会熟练说大楚言语的就这么几个人,大楚军个个成为了冷笑话高手、杂技演员、歌手、小说家。

石喻言道:“挑选这一千人没有你想象的艰难,我已经有了一些诀窍了。”印度半岛上流传着两种文明,北方的贵霜文明,百姓多信奉佛教;而南方山区的文明就杂乱多了,有的继承了百乘王朝的文明,有的一直躲在山区之中不接触外界。石喻言发现佛教文明流传的地方绝对找不出一个不懒惰的人,而南部沿海地区虽然多有崇拜自然神灵的,在思想和行动上却无限向佛教靠拢,同样是懒鬼丛生。可不适合耕种,与外界脱节的高止山山区之中却不时能发现一群奋力在崇山峻岭之中开垦荒地,努力活下去的可怜人,而这些人明显很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

石喻言从崇山峻岭之中找到了不少愿意干活的上进高止山人,尽数吸收到了大楚之中,安排到了恒河平原种地,填补大楚实力的空虚。从各个农庄的反应看,这些来自山区的黑瘦高止山人与大楚人一样的勤劳。

石喻言带来的一千高止山士卒就是从中挑选出来的精锐,她担心这一千人的军事素质,却不担心他们的懒惰。她解释完后有些后悔,她是不是太不机灵了,她应该顺着周言的话承认这些高止山士卒懒惰不堪用,然后周言就能合情合理的拒绝这些士卒,她就能羞愧地带着士卒回恒河平原。

周言松了口气:“那就太好了!我不需要能打的人,我只需要可靠的能种地的人!”波斯湾的粮食始终是个问题,周言前思后想认为必须自己种地,沙漠地带有沙漠地带的好处,很容易划禁区隔绝外人,只要全部采用大楚人种地那就不用担心耕地技术的外传。可是她的人手不多,军屯只能是一个梦想,有了这一千人她就可以安排耕种上万亩田地了。

周言抱怨着:“你不知道我有多委屈,那些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根本不会种地,一亩地能够收几十斤粮食就是丰收了!天哪!丰收啊!一亩地只有几十斤粮食放在大楚那就是绝收啊!大灾年啊!明明我掌握了耕地,却只能看着一群阿拉伯人糟蹋耕地,搞出一个绝收,我真是牙齿都痒痒的。”她已经想好了怎么安排人手种地,怎么根绝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窥探,虽然她觉得经历了一两年的“正常耕种”,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绝不会想到大楚的耕种技术与他们完全不同,但她依然要用最高防御手段阻止耕种技术的外流。至于产量暴露倒是小问题,谁叫大楚有东方神灵的庇护呢?地里产量暴涨当然是神灵的力量。

石喻言见周言真的需要这一千高止山士卒,这才放心。

周言看着一群阿拉伯人从大楚的海船上背下一袋袋的粮食,郑重地问道:“大楚粮食今年丰收了吗?能支援我多少?”最近有太多的波斯贵族用金银兑换“粮票”,账面应该付出的粮食明显大大超出了大楚的真实库存数,她很担心会不会出问题。

石喻言笑道:“不用担心粮食,今年各地粮食都丰收,恒河流域、扶州、林邑、竹州、大楚本土有无数的粮食,陆易斯催促着我多运输粮食到沙州,不然竹州就要没有仓库装粮食了。”

周言这才松了口气,道:“能运多少就运多少给我。”她记得胡问静说过香料生意虽然赚钱,但是在海洋贸易之中弄其实并不是主要生意,粮食、食盐、腌鱼、酒水、纺织品生意才是海洋贸易的主流。可她一直没有想过粮食贸易,粮食如此重要,自己吃还不够怎么可以卖给别人呢?没想到竟然在有生之年看到了大楚粮食多得仓库都装不下,主动卖给别人。

石喻言摇头道:“陛下说了,也就是卖三五年粮食。大楚的粮票肯定会受到挤兑,必须有充足的粮食树立大楚粮票的信用,三五年以后西方人习惯了‘粮票’之后,作为货币锚的粮食就可以转化成国家信用了。”她对胡问静的言语一个字都没懂,只是牢牢地记住。

周言也没听懂,但只要胡老大有准备她就不用担心了。

“既然有大量的粮食支援我,不担心挤兑,我马上就能在粮食贸易上赚的盆满钵满了。”周言放松了心情,得意地道。有傻逼用三倍的价格大量购买粮食,粮食价格继续上涨,很有往四倍五倍涨的趋势。

石喻言笑道:“不用担心粮食,明天还会有一百多艘船到达。”她急着赶来支援周言,因此船队先行一步,粮食船队的大部队在后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