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5章

“哪怕那些法家子弟没有这么深刻的居心,朕也不会用他们。他们明明知道法治就是从官员和百姓手中夺取权力,却建议朕采取模糊律法,将朝廷好不容易从官员手中得来的权力还给官员,这岂不是违法了法家的本意?朕怎么能用‘知法犯法’的蠢货?”

荀勖重重点头,冷笑道:“那些法家子弟憋屈了数百年,终于利欲熏心了。”

胡问静淡淡地笑。大楚朝走格物道和法家的道路,这道家沾光还有些道理,毕竟道家早早地押宝胡问静这个冷门,无数道家子弟进入荆州官场,牢牢地捆绑在胡问静的身上。道家得到通天大道理所当然。

可这法家子弟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明明对胡问静毫无贡献,就因为胡问静坚持以法治国,忽然就成了支撑大楚朝的两个显学之一。法家子弟压抑太久,不小心就飘了,以为可以进入朝廷干涉朝政了。

胡问静认真地道:“民间百姓总喜欢将‘朝廷’拟人化,以为‘朝廷’有情感,有责任,有见识,只要想到了就能做到。其实不然。”

“任何王朝的朝廷不是一个统一的意志体。朝廷是由一个个官员组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和立场。朕不认为朕可以让每个官员都站在朕的角度考虑问题,也不认为每个官员管理百姓的过程中可以严格贯穿朕的思想,所以朕只能限制每个官员的自由,能够做什么,不能够做什么,该怎么做,朕统统都细细地定死了。”

“朕知道这种管理方式极其僵化,毫无积极性和自主性,但是朕此刻没有更好的办法。朕的一生将会努力建立一个摆脱人治的体制。”

一群官员恭敬地看着胡问静,污妖王不会冒金光,但是有时候冒些黑气也让人目眩。

胡问静道:“朕知道你们怀疑朕任由十几万百姓进京请命是在钓鱼,一直猜疑朕要钓谁。”

“其实这大楚朝真没有什么值得朕花力气钓鱼的了。门阀尽数被推翻,儒家或杀或贬或流放,兵权在朕的手中,科举建立了百姓进入朝廷的阶梯,新州、沙州、竹州、扶州等地给那些想要建功立业或者受不了朕的人打开了新的大门。”

“还有什么人值得朕花力气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