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2章

一群官员缓缓点头,法家的人对大楚忠心耿耿是没错的,而且也符合大楚以法治国的根本,是可用之才。

一个官员道:“大楚虽然有了科举取士的方式,但是国土扩张太过迅速,短期内依然急缺人才,多数百个法家子弟不无小补。”

一群官员重重点头,然后看胡问静,胡问静若是认为那些法家的人说错了,依照她的脾气定然是当众打脸的,却偏偏只是淡淡地让法家子弟离开,难道真是为了不能公开向百姓表示采取民愚之策,因此虚伪地暗暗召见法家子弟?好些人的眼神幽怨了,目空一切的胡皇帝陛下竟然也变得虚伪了。

胡问静摇头,道:“胡某是出了名的暴君昏君,这是无论如何都洗不白的,再虚伪都没用,何必浪费力气?”

她笑了:“你们以为这些法家子弟忠心耿耿,只是为了立法理念而借势向朕请愿?你们太单纯了。”

一群官员凝神细听,司马女彦扯贾南风的衣角:“娘亲,记下来!记下来啊!”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拿纸笔记下来,每天看一百遍,肯定会变得聪明的。贾南风握紧了拳头,是不是该当众家暴?贾午一把将司马女彦扯到怀里,想都休想。

胡问静道:“首先,今日为何有十几万百姓进京请命?是因为大楚采取严刑峻法吗?是大楚开民智,结果出了一群刁民吗?”

胡问静认真地道:“其实不是。”

“大楚出现十几万百姓进京请命,是因为大楚没有真正执行法治。”

荀勖鼓掌道:“不错!大楚根基不牢。陛下能够看透这一点,实在是国家之幸也。”

胡问静看着不解的众人,道:“‘益州遂宁团伙强迫少女卖(淫)案’、‘甘孜沪定县衙役杀人案’、‘洛阳修武县(奸)杀新娘案’、‘羌胡杂居地榆林铁笼女案’在百姓的眼中各有重点,比如‘益州遂宁团伙强迫少女卖(淫)案’和‘羌胡杂居地榆林铁笼女案’牵涉到民间重男轻女,不把女人当人;比如‘洛阳修武县(奸)杀新娘案’的重点是读书不代表就学会了善良,读书人不代表就是善良的人,有知识的人不代表就是善良的人等等。”

一群官员缓缓点头,从表面看,这几个案子就是这些性质。

胡问静叹气道:“但其实在朕的眼中都是一个性质,那就是大楚朝的律法没能真正普及地方。”

“‘甘孜沪定县衙役杀人案’很能够说明百姓对朝廷律法的无知,竟然以为人多势众就能冲进衙署殴打朝廷官吏了,更神奇的是当地县衙的官吏竟然也是这么想的!”

“朕的大楚朝的律法的普及不仅仅没能普及到百姓心中,连普及到基层官员都没能做到。这大楚朝的根基真是不牢到了极点啊。”

一群官员点头,这一次十几万百姓上京请愿的本质同样是百姓不知法。

胡问静道:“朕屡屡强调律法无情,大楚以法治国,以格物道取士,可是朕的言语竟然是没用的。大楚朝的官员不是朝廷不是皇帝的官员,而是上级的官员。一州刺史说要仁慈,要少杀慎杀,一州之内的官员谁敢判决死刑?一州刺史说要打击拐卖妇女,一州之内处处都是衙役追查拐子,好像没有上级下令,这些拐子就个个不存在了。”

“违抗刺史的命令判决一群歹徒死刑?是打算明年去琼州种荔枝,还是被刺史找出一大堆罪行发配到沙州种地?”

一群官员个个尴尬,“唯上级论”毫不稀奇,谁不是如此?果然当过底层小吏的胡问静最清楚官员的龌龊真相了。然后又看着胡问静,官吏为了自己的位置围着上级转确实是官场宿疾,但是大楚朝何以根基不牢,有些夸张过头了。

胡问静叹着气,然后注意到一群官员面面相觑,笑道:“你们觉得大楚朝的根基是军队,是集体农庄,所以大楚朝的根基牢不可破,大楚朝万万年有些吹牛拍马,但是三四百年肯定没问题?”

一群官员用力点头,大楚朝以征战立国,兵锋之盛天下无敌,又抛弃了虚伪的“仁义”,从帝皇到官员个个不在意杀人,这大楚朝怎么会根基不牢?

胡问静认真地道:“军队,粮食,百姓,你们讲的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是大缙之前所有华夏朝代的根基,却不是大楚朝的根基。”

“朕的大楚朝与华夏历史上的所有朝代都不同,朕的大楚朝的根基是‘公平’。大楚朝不是为了实现朕当皇帝的野心,或者为了朕的荣华富贵而建立的。”

“朕建立大楚朝是为了做一个伟大的实验,那就是建立‘公平’的国家。大楚朝的一切都是围绕‘公平’二字而展开的。只是朕花里胡哨的招数太多,你们没看明白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