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9章

一群官员微笑,这个法家的人不算很蠢,故意漏掉了《商君书》对“重视工匠”的贬斥言语,摆明了没想反对格物道。

那紫衣老者继续道:“空谈家、勇士、商人等等以为能力是自己的,与朝廷无关,不论到了哪里自己都会成功,又怎么会对朝廷忠心耿耿?”

那紫衣老者长叹道:“商鞅在千百年前就指出了重点,百姓都是愚蠢的,对百姓好是没用的。百姓只会钻国法的空子。”

“百姓知道律法之后未必能够让天下更加平静,更加忠心朝廷。因为他们知道做什么事情会被朝廷责罚,做什么事情不会被朝廷责罚,他们会肆意地做各种律法之外的事情,而后口口声声自己没有违法,朝廷不该管他们。”

“若是百姓不知道律法呢?百姓就会担忧不小心犯了法,担忧犯了重罪,战战兢兢,什么都不敢做。”

那紫衣老者认真地看着胡问静,道:“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

“商鞅说,‘故民愚,则知可以胜之’。道出了律法的本质,那就是让百姓愚昧,什么都不懂,君主就可以用智慧轻易地战胜他们。”

“大汉以民愚为治理天下之根基,大汉天下四百零五年。陛下以民智为治理天下之根基,不过七年,天下百姓沸腾。其差距何其大也!”

“为陛下计,为大楚计,当取民愚之策,去详细之法,废各地农庄学堂,只留私塾,禁武勇好斗,如此,百姓复愚已,国复大治已。”

数百法家子弟一齐道:“为陛下计,去详细之法,废各地农庄学堂,禁武勇好斗。”

十几万请愿百姓死死地看着那数百法家子弟,好些人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有人低声道:“原来不懂法才是坑死百姓啊!”还以为大楚朝律法这么多这么严格是严刑峻法是官员暴虐,原来本性是好的啊,反而只有几句律法,一切由朝廷解释的律法才是坑死了百姓。

有人已经记不起自己为什么要跑来请命了,只想打死了这些法家的王八蛋。

有人心中茫然极了,详细的严刑峻法和一切由官员解释的律法哪一个更好。为什么就没有详细的柔和的律法呢?为什么要在两个垃圾中挑一个?

紫禁城上,胡问静转头看小问竹:“知道那些人想干什么吗?”

小问竹眨眼,使劲地想,然后看身边一个个人。贾南风眨眼暗示,事情很明白,是一群法家的人认为朝廷不该详细解释律法,要统治国家就该模糊法律,越模糊越是可以肆意管理百姓,随便找个口袋罪就能把百姓抓起来。谣传某个衙役与人争执“吃饺子不蘸酱油”,结果把人关大牢中好几年,若是律法清楚,谁能这么做?她暗暗点头,法家之人为国模糊法律,真是国士也!

小问竹举手:“姐姐,我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但是我确定他们不是要模糊解释律法,也不是国士!”

贾南风一怔,脱口问道:“为什么?”

小问竹认真道:“因为太后姐姐这么说,所以一定是错的。”

城墙上无数官员转头看贾南风,眼神古怪。荀勖微笑道:“长公主很有见识啊。”

贾南风满脸通红,怒视荀勖,可惜她从不佩剑,不然现在就与荀勖决斗,不死不休!

第433章 一不小心就会变色

洛阳紫禁城下,十几万请愿百姓紧张又愤怒地看着那数百个法家子弟,到了这个时刻再不明白自己被人利用了就是白痴了,但他们跑来请愿可不是法家鼓动的,是他们自己想要为民请命。

数百法家子弟傲然看着那十几万请愿百姓,有人冷冷地道:“世上就是因为你们这种目无法纪,自以为是,口口声声讲‘道理’,其实无视公平,无视他人死活,只记得自己的一文钱好处的人太多了,才变得混乱和不安。把你们尽数送去挖矿,这世上就太平了。”

数百法家子弟或点头,或捋须,人人赞同。“刁民”这个词语充满了污蔑性,但从法家子弟的角度看任何不遵守律法,以为自己的道理比律法大,律法要为他让步的人个个都是下贱的刁民。

一个法家子弟轻轻拂袖,仿佛甩掉了一粒尘土,淡淡地道:“我等何必与这些人一般见识。”与这些不懂法的人多说一个字都是降低自己的格调。

有人不跟不理睬十几万请愿百姓,这些人都是蝼蚁,在形成了大局之后就再无作用,重要的是紫禁城上的皇帝陛下。

一个华衣男子看了一眼附近的法家子弟,见有人紧张发抖,微微皱眉,低声道:“不要紧张,大事已成,陛下已经中了我们的圈套。”另一个华衣男子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低声呵斥道:“胡说八道!我们何时有设置圈套?我们的言语句句为大楚为陛下考虑,若是大楚执行民愚之策,对大楚有无限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