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8章

胡问静认真地看着白絮,道:“你心地善良,可其实你一直不知道人心险恶。”

“你做过县令,以为见多了百姓的奸刁。可是其实不是这样的,你和周渝以及其余人在荆州见到的百姓大部分都是良民,你以为的刁民与真正的刁民相比差了十万八千里。”

“因为荆州是一个特殊的地方,荆州在前朝大缙朝廷的眼中是曾经被刘备和孙权先后占据多年的军事要地,荆州百姓肯定是不服大缙朝廷的,所以必须严厉打压,有人闹事就杀了,人口多就迁移到中原各地。被朝廷盯了多年,剩下的荆州百姓有几人敢放刁?”

“占据荆州九成土地的门阀又尽数被朕杀了,人头京观堆砌得老高,有谁不知道荆州刺史胡问静是个残忍到了极点的酷吏?有几个人敢在酷吏面前放肆?”

“你和周渝面对的其实是被朕的屠刀杀得服服帖帖,大气都不敢喘的百姓。”

“你见到的刁民根本不刁。”

白絮沉默,紧紧地盯着胡问静的眼睛。

胡问静道:“你以为朕为什么要从集体农庄中抽取壮丁建立职业军队?”

“仅仅是为了去除心怀反志的人?或者想要给百姓一条新的出路?对,这些都对,这些都在朕的计划之中。但这些都不是朕想要建立职业军队的主要原因。”

“朕抽调各地壮丁建立职业军队的主要原因是大楚朝已经快失控了。”

四周无数官员惊愕地看着胡问静,胡问静的嘴角露出了笑容:“自古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

“大汉如此,曹魏如此,大缙如此,朕的大楚也快要如此了。”

“朕能够控制的只是大城市和洛阳城的百官而已。”

“可绝大多数百姓一辈子见到的最大的官吏也就是农庄管事和衙役老爷了,县令老爷都见不到。”

“可衙役是当地的百姓,管事是当地的百姓,衙役和管事的家人就在当地,关系网盘根错节,外人根本不知道县衙中的几十个衙役竟然全部是亲戚,也不知道农庄的管事换了一个又一个,其实就在两个家族之中调换。”

“那么,百姓的心中是一辈子见不到的皇帝重要,是每天都会看到,一发怒可以让自己工作量翻倍的管事重要,还是随便可以让全家坐牢的衙役重要?”

她看着白絮,道:“你以为大楚朝的县令为什么经常去农庄宣布事宜,而不是派个衙役去宣布?真以为县令没事情做吗?那只是想要与当地的衙役、农庄管事争夺百姓心中的地位而已。那只是想要当地的百姓认为衙役和管事老爷不是最大的,若是压迫过甚,百姓就可以鱼死网破在县令面前告状。”

“朕从各个农庄抽调百姓建立职业军队,一来抽走了最能打最不安分的人,二来可以将这些人完全脱产的士卒远远地调动到外地,没了关系网的羁绊,这些士卒就是大楚的士卒,对大楚忠心耿耿。各地的县令手中有了一支随时可以动用的、与本地没有任何牵挂的、可以信任的、可以放手杀本地大家族或者关系网最深厚最广阔的土著的军队,这县令的腰板就硬了,大楚的皇权终于到县级了。”

“几年之后,各地的农庄管事、县里的衙役也会轮调,再也没有一个农庄管事和衙役是本地人,再也没有什么官府不知道的关系网,这皇权就终于到达大楚朝的每一个角落了。”

“朕的天下就终于可以稳如泰山了。”

白絮想要说话,却只是嘴唇动了一下。

胡问静问道:“你觉得大楚朝的现状是因为公正廉明为民着想的大楚官员以光速腐(化)堕落了?”

白絮慢慢地道:“是。”那些从荆州的集体农庄出来的同伴当年意气风发,一心为了天下百姓伸张正义,让天下百姓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不会挨饿受冻,不会被人欺凌,哪怕为此流血牺牲也在所不惜。白絮永远记得那一张张闪着光芒的脸和眼睛,覃文静入关中,回凉入草原,林夕入并州,哪一个不是明知道九死一生却义无反顾?当无数荆州的同伴浴血奋战,终于建立了大楚朝,所有百姓都进入了集体农庄吃得饱,住得暖,再也不会易子而食,白絮还以为世界已经进入了美好的天堂。可仅仅数年时间这大楚就变得如此陌生?

白絮心中流着鲜血,衙役杀九人……榆林官员官官相护,目无王法……洛阳附近学堂学子可能轮(奸)杀人……为什么与她一起奋斗的同袍同志在短短几年之内就彻底堕落了,成为曾经最厌恶的人,成为她们曾经想要推翻的对象?

胡问静平静地道:“不,你猜错了。你看到的堕落(腐)化的官员与你认识和了解的大楚官员完全不是一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