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3章

……

府衙之内,岑浮生看着各地报上来的斩杀和流放的名单,随手扔在案几上。

“陛下一直担心这些人造反,因为这些人一旦造反对大楚是极其致命的。当年陈胜吴广造反,结果人人效仿,大秦烽烟四起。如今大楚没有大秦的雄兵,而集体农庄比陈胜吴广更能够聚集野心家,更能够一呼百应,更有凝聚力和认同感,若是有人登高一呼,会不会整个集体农庄都反了?然后蔓延到整个大楚?”

府衙的官员们凝神听着。

岑浮生道:“陛下花了几年的时间尝试将他们拉回来,谁都有少年冲动的时候,以为拿根筷子就是宝剑的人多了去了,陛下不会对所有‘身怀利刃杀心自起’的人当真。”

“可是这许多年过去了,依然想着造反的人就是真的想要造反了,大楚必须杀了他们。”

“他们武勇,他们是普通人,他们有家人,他们有利用价值,统统不在大楚的考虑范围之内,造反者必须死,这是铁律中的铁律。若是造反大罪都能不死,朝廷还有什么威严威信可言?”

一群府衙的官员缓缓点头,明白了岑浮生的意思,对待那些一心造反的人不能手软,尽数杀了。

岑浮生道:“把那些大逆不道意图谋反者的家属流放去北面草原,文将军缺乏人口,送这些人去正合适。”想必在大楚各地都会有一些人被杀被流放,虽然不会很多,但是对北面草原不无小补。

……

洛阳。

白絮微微叹气:“陛下真是……”征兵攻打西方只是一个幌子,大楚虽然需要轮换在波斯的士卒,但是还不至于要全国征兵。她慢慢地拿起画笔,在纸上画着山水,这些东西放下了快十年了,最近才重新捡起来,有些生疏。

王莎莎笑眯眯地道:“陛下想要坐稳天下就不能大意。”她斜眼瞄白絮:“你可不要真的拿起了画笔,天下还不太平呢。”

白絮摇头,大楚早就太平了。胡问静只是依然对大楚的百姓不放心,一心处理掉不稳定因素。

她微微出神,当年听胡问静当着朝廷百官的面说大楚不得民心,天下九成的百姓对大楚不以为然,大楚两千万百姓只有数万荆州难民对大楚忠心耿耿,其余人极有可能因为武力对抗贼人而自信爆棚,生出了对抗朝廷的心,她还以为胡问静只是居安思危,时过境迁之后就会忘记这回事,没想到胡问静竟然真的不信任百姓,开始清洗百姓之中的刺头了。

白絮心中有些酸楚,道:“若是武勇之人都被杀了,会不会只留下一些懦夫?”那些“身怀利刃杀心自起”的人中有一大部分是真敢拼命的,若是这么就铲除了,大楚会不会只剩下不敢打仗的懦夫?

王莎莎哈哈大笑:“你是担心老大没有当皇帝的时候憎恨懦弱不敢反抗的人,当了皇帝之后只希望天下百姓都是温顺待宰的羔羊和韭菜?”

白絮沉默,她就是这么担心的。

王莎莎看着白絮,跟随胡问静的荆州系众人中白絮是最固执的一个,也不知道该说这是初心不改,还是冥顽不灵。她认真地道:“陛下若是只想养羊群,杀了那些刺头就是了,何必征召士卒?难道那些刺头农庄不知道吗?官府不知道吗?陛下征召士卒为的就是让大楚百姓重视武勇,普通百姓能够以军功起家。”

大楚在此刻将那些有野心的人一网打尽只是顺势而为,降低影响,真正的目标只是为更多的人开辟阶级跃升的道路。

大楚普通人想要出人头地的道路目前为止其实有三条,第一条是在集体农庄中卖力工作,然后被提拔成管事,逐渐替补进入朝廷,但是这条路在大楚建国之初是宽敞大道,如今却已经成了羊肠小道。大楚立国之初各处缺少官员,提拔迅速,农庄管事自然容易替补进入官府,但如今大楚已经有了稳定的体系,从农庄管事提拔到朝廷的机会只能等有官员犯错后填补空白。即使如此,在吏部越来越完善的情况之下,这条路只怕会被彻底封闭。

大楚普通人出人头地的第二条路就是科举。这条路人人都知道,人人都可以尝试,但是科举之难同样是难如登天,本质上只是给智商高,且适合读书的人的一条道路。

如今胡问静的征兵就是对那些有力量,有体魄,却不擅长读书的人开辟的第三条道路。只要肯卖命,大楚朝还有军功的道路可以出人头地。

如此,虽然不是所有百姓都有了晋升的机会,但至少大多数人都有了希望。

王莎莎看着白絮,如此简单的用意白絮竟然没有看出来?王莎莎微微叹气,白絮终究是太过仁慈了,缺少将天下百姓当作蝼蚁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