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6章

有阿拉伯人欢喜无比:“我是伟大的神灵污妖王的虔诚的信徒,污妖王一定会保佑我的!”

第418章 科举殿试三道题考核的是什么?

大楚朝的官员一致认为大楚朝是个神奇的皇朝,作为一国之君的胡问静竟然携带长公主殿下跑去了遥远的极西之地,从大楚五年秋去了极西之地,到如今已经是大楚七年春了,掐头去尾就是一连三年不曾回大楚的都城洛阳,这大楚朝是胡家天下还是谁的天下?

好些朝廷官员认真地看荀勖的衙署,这大楚朝不会姓荀吧?

“胡说八道!”荀勖怒目看自己的一群愚蠢族人,虽然已经被气得习惯了,但是今天真是特别的恼怒,这种言语别人能说,荀家的人能够说吗?

那荀家子弟委屈了:“又不是我说的,现在朝廷之中十个人有九个这么说。”他不顾荀勖的脸色,认真地数着手指:“祭祀是你主持的……官员任免是你决定的……教化是你推行的……朝廷这几年的事情都是你决定的,说着大楚朝姓荀有什么错?”

荀勖的手抖了好几下,总算没有把手里的茶杯砸在了那个子弟的脑袋上,这个废物子弟的言语中的事情有的看似重要,其实只是儒家思维的惯性,比如祭祀,“国之大事唯戎与祀”,重要吧?其实一点不重要,要是祖宗和苍天能够保佑祭祀的人,哪有还有王朝替换山河变色?至于其他官员任免更是扯淡,考核制度放在哪里,晋升或者贬谪的名单一层层报上来,他只是最后签字确认而已。教化百姓更是与他一个铜板的关系都没有,他不知道为什么这也算到他的头上,难道因为最近几年学格物道的人多了,就把功劳推到领导的头上?不带这么抢功劳的。

荀勖有心要对这群不着调的废物纨绔子弟教育一番,但看看他们嘴边短短的象征着成年的胡子,这些混蛋已经不是十几岁的少年了,难道还要他手把手教?他已经教得够多了,由得他们脑残好了,反正胡问静不会因为这些脑残而怀疑他的。

荀勖慢慢地品了一口手中的热茶,在众人等待他说话的目光中放下了茶盏,然后悠然出了门。一群荀家子弟愣愣地看着荀勖离开,一时不明白为什么荀勖一句话都没有说。

一个荀家子弟忽然浑身发抖:“不好,我看到荀勖方才手在发抖,难道……”另一个荀家子弟一把捂住他的嘴,道:“不可说!不可说!隔墙有耳!”

一群荀家子弟风一般跑出了大厅,四处搜查,没看见有仆役在外头,心中定了些,但依然脸色发白。有荀家子弟道:“老头子疯了!必须制止他。”一群荀家子弟用力点头,荀勖不反驳大楚姓荀,那么一定是心中觉得这个说没错;荀勖手抖了一下,一定是被揭穿了想要篡位的真相而惊慌失措了,不然何以一句话没说就离开了呢?这分明是被揭穿之后的惶恐和逃避啊。

一个荀家子弟泪水长流:“荀勖太不成熟了!”他小时候没做功课被揭穿了只知道逃跑,荀勖一把年纪了,被揭穿了真相依然只知道逃跑,何其幼稚也。

另一个荀家子弟怒了:“要面对真相!”虽然荀家其他人无法接受荀勖想要当皇帝,但不可否认荀勖想要当皇帝是一种上进心,大家可以合理讨论,提出各种建设性意见,怎么可以选择回避和遮掩?

一个荀家子弟长大了嘴,好半天才回过神来,认真地对众人道:“荀勖疯了,我可没疯,要是你们想要作死,恕我绝不奉陪!”这几句话说得铿锵有力,落地有声。

一群荀家子弟怒视他:“你看我们像是疯了的模样吗?”将谣言传到荀勖的耳中就是为了提醒他要注意为人臣子的界限,绝不要以为胡问静不在就能篡位,大楚朝不是大缙朝,权谋篡位的道路是走不通的,各地的兵权尽数在胡问静的亲信手中,文臣以为可以权术篡位分分钟就被大军砍成肉酱。

一个荀家子弟颤抖着道:“荀勖老了,脑子开始不清醒了,如此简单的事情都看不到吗?”

“劝阻荀勖!一定要劝阻荀勖!”一群荀家子弟坚决地留在大厅内,今日就算等通宵也要等到荀勖回来,必须把事情说清楚,荀勖要作死,荀家绝不会陪他作死。

一群荀家子弟呵斥着:“来人,上茶水!老子现在口干舌燥两脚发软。”

……

荀勖离了荀府去了衙署,第一眼就看到了萧笑。对于大楚朝第一批科举进士,荀勖还是很看好的,能够从无数人中脱颖而出的人不是天资过人就是毅力过人,好好培养能够独当一面。

萧笑今日的公务比较少,她早早地办完了,又习惯性的拿出了一张纸。纸张因为时常的翻看,边角已经有些破损了。但萧笑不在意,纸上写的文字其实就在她的心里,根本不需要看,拿出那张写满字的纸只是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