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6章

“好酒!”几人一齐叫道,然后一怔。有

波斯大商人咂嘴,有些茫然,举起酒杯又喝了一口,慢慢地转头问周围的波斯大商人,道:“真的很不错?”其余波斯大商人又喝了一口,闭上眼睛细细地体会,原本酸味浓重的葡萄酒之中有股明显的甜味,压制住了葡萄的酸味。

一个波斯大商人皱眉坦诚地道:“这酒好不好,有些不好说。”波斯、罗马等地的葡萄酒绝对没有这么甜,大家都习惯了喝酸味的葡萄酒,未必会习惯这种甜味的葡萄酒,但他个人居然很喜欢这种甜味葡萄酒。

其余波斯大商人缓缓点头,这个酒水的味道有些独特,或许可以少量买一些回波斯试销。

宁白自言看着一群波斯大商人认真讨论酒水的销路,心中大定,只要打开了销路,大楚的葡萄酒将会疯狂地倾销波斯。她微笑道:“中原正在打仗,今年的丝绸产量很低,丝绸的价格要上涨,明年你们来的时候,我会卖盐给你们。我知道波斯也需要盐。”

几个波斯大商人互相看了一眼,对中原打仗的消息并不奇怪,这年头三天两天打仗,波斯与罗马不同样在打仗?

几个波斯大商人微笑道:“好,我们愿意购买葡萄酒和丝绸。”丝绸涨价不算什么坏消息,进价高了就提高售价好了,坏消息是一直的拳头产品地毯和铜器没能卖出去,以后难道要空手到西域?

宁白自言道:“你们下次来的时候,带一些棉花来。我需要大量的棉花和皮毛。”

几个波斯大商人点头,棉花?这东西也能卖钱?

……

胡问静对收购皮毛不利的消息有些措手不及。她同意宁白自言的判断,此刻百废待兴,不把精力花在农耕和建设城池上,等到了冬天大家都要嗝屁。而看似很重要,没有就要冻死的皮毛其实只是胡问静过于紧张了,西域的百姓没有加了衬里的皮毛照样过了这么多年,难道有了厚厚的挡风城墙和房屋之后反而会一个冬天就冻死了?不习惯西域的寒冷的只是大楚朝的一万多士卒和官员而已,而这区区一万余的人手并不值得花大力气深入茫茫的乌孙草原与此刻毫不知道西域发生变化的乌孙人深入接触。谁知道那些乌孙人会不会脑子不正常,以为西域成了新州之后可以捞一些便宜,不考虑友好相处,反而大举进攻呢?

“朕已经命令覃文静带一些皮毛进入新州,若是再采购一些新州百姓手中多余的皮毛,大楚士卒全套厚衬里皮袄还是能够凑的出来的。这万余士卒都是凉州士卒,凉州的气温也没有比新州好多少,有厚皮袄还是能够撑过去的。”

胡问静下令覃文静带皮毛入新州的时候,不仅仅是想要减轻新州收购皮毛的压力,二十万人需要的皮毛是一个大数字,新州未必搞的定,能减轻一些压力是一些,更考虑到的是迁移到新州的万余士卒的心态。

这万余凉州士卒中有大量的胡人士卒,似乎应该对四海为家习以为常,但是胡问静不敢冒险。背井离乡的士卒守卫边关最怕的就是被朝廷抛弃,若是这万余士卒认为到了新州之后朝廷就因为地理位置太过偏僻和遥远,不在理会他们的死活,这些士卒会不会成为一支叛军?

胡问静命令覃文静带了大量的粮食之外还要带上新州炎热的夏天根本用不上的厚皮袄,只是为了让一万余大楚士卒感受到朝廷的关注。

哪怕此刻夏天最热的日子都没到,但是朝廷已经考虑冬天的事情了,哪里还有比这个更能够让远离家乡守卫边关的士卒心里放心的?

这花费了巨资,浪费了运力,提前运来的不是厚皮袄,而是“稳定的军心”。

胡问静已经下定了决心,这守在新州的万余士卒将会受到最好的待遇,夏天的冰块冰淇淋,冬天的火炉和皮袄,一样都不会缺少。这就是国家的“味道”。

但是,仅仅保证了军心,不能保证新州的老百姓的日子,这新州的民心就会远离朝廷。

胡问静皱眉,这冰块冰淇淋很容易满足新州的百姓,硝石制冰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糖虽然要从蜀地调拨,但哪怕没有糖,仅仅冰水冰块对第一次在炎热的夏季享受冰块冰水的新州百姓而言同样是天堂了。最艰难的部分依然是皮衣,宁夏的胡八旗已经是农耕文明,大楚最大的皮毛来源是幽州和关外,只要看看地图就会知道这简直是不可能大量运输到新州的。

胡问静晃动脖子,新州北面就是游牧民族,最多的就是各种皮毛,可是怎么交易呢?

胡问静恶狠狠地笑,宁白自言吸引乌孙游牧民族前来交易的办法其实没错,但是太温柔了,去不了乌孙,那就让乌孙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