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5章

胡问静心中想着:“无论如何,未来都需要大量的粮食。”地球气温下降一两度,人类就遇到了大问题,她身为皇帝不可能拿国运和百姓的性命赌气温回升。

胡问静打开地图,看着北方区域。虽然缺少测量气温的工具,文鸯第一次去草原,也说不出今年冷还是去年冷,但是胡问静还是知道的,北方草原的气候实在不是此刻的大楚朝可以克服的,太康城地里位置好,运气更好,能够有粮食丰收,但是在北方普遍降维和干旱之下,不代表太康城明年还有这种好运气。何况,太康城运气好对整个占领北方草原毫无作用,太康城作为华夏抵抗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第一道防线已经足够远了,有文鸯在,可以确保北方的安全。但是太康城作为向北方扩张的根据地就有些太靠近中原了,文鸯不可能从太康城出发掌控辽阔的北方草原和荒地,制造北方无人区,驱赶胡人离开的难度其实非常大。

考虑到胡人南下的风险和天气变化的威胁,胡问静必须从中原调集粮食支援太康城,至少要保证有两三年的库存。这对大楚来说是一笔很大的财力和人力的损耗。

而且,战火方熄的幽州平州没有一丝的耕种,同样严重缺粮,必须从中央调度。

胡问静的目光落在了长江以南区域,今年秋天南方各区域又是一次大丰收,荆州芋头如山,南方的粮食足够填补北方各地的粮食缺口。但若是南方也遭到了洪涝灾害呢?

她看着地图,深感郁闷。

别的穿越者当皇帝之后立刻国泰民安,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皇帝就能开始开后宫生猴子了。可她当了皇帝却必须为百姓吃饭问题考虑,哪怕利用玻璃在东南亚发了一笔横财,进口了无数粮食,依然还有些捉襟见肘。

“啊啊啊啊啊啊!为什么我就这么倒霉啊!”胡问静仰天惨叫。

小问竹回头看了一眼,然后继续在玻璃上画画。司马女彦凑到小问竹的耳朵边,鬼鬼祟祟地道:“问静姐姐又发癫了。”小问竹用力点头,睁大了眼睛:“啊啊啊啊!我姐姐又倒霉了!”司马女彦跟着喊:“啊啊啊啊啊!问静姐姐又倒霉了!”

胡问静怒视两个小不点,罚做三套数学题!

胡问静咬牙切齿:“胡某想清楚了,若是大楚朝国库没有十年库存的粮食,胡某怎么都不会安心的!”大明朝被一个小冰河时期搞垮了,公元三百年左右有没有小冰河时期?大楚朝会不会被持续百年的寒冷天气击垮?

胡问静绝不冒险,各种可以长期存放的粮食必须堆满了仓库,哪怕末日降临也能支撑十年。

“来人,命令陆易斯加大竹州开发速度,不要只盯着竹州,竹州东北还有好几个大岛,把所有人都集中到竹州,想要有高产量就要有大量的人手。”

竹州的土著虽然只有几万人,但是竹州只是另一个世界的苏门答腊岛一地而已,附近还有加里曼丹岛、菲律宾群岛等等,努力收拢一下应该还能找到几万人的,虽然数量不多,而且都是原始人,但用来种地谁在乎是原始人还是猴子啊,以东南亚的气候一定可以种出大量的粮食,对中原不无小补。

“命令岑缨缨和王梓晴加大对扶南和贵霜的粮食的收购,尤其是贵霜,不要只盯着贵霜南部,贵霜南部都是山区,粮食有限,贵霜北部才是产粮区,不管什么价格都只管买买买!胡某别的没有,就是有各种适合贸易的超级黑科技!”

“若是因此粮食价格上涨,贵霜出现了大量要饿死的人,就运到竹州去种地!贵霜人懒,那就打,就杀!朕就不信贵霜人的懒是印在骨头里的。”

胡问静发飙了,然后看着四周不敢吭声的宫女侍卫,以及毫不在意的两个小女孩,冷静了,只靠输出玻璃是不够的,还要输出更多的东西。

胡问静趴在案几上,大航海时代除了香料之外,交易量最大最多的到底是什么?她慢慢地回忆,丝绸、茶叶、瓷器是丝绸之路的主体,西方的海上贸易是什么呢?稻米谷物?她不可能向西方输送稻米谷物,其他还有什么?她记不起来了。

胡问静猛然坐起来,冷笑声不绝。记不起大航海时代的热门交易物品又有何妨,她知道其他时代的热门交易物品啊。

“大楚朝是天(朝)上国,当然要向外输出别的国家最金贵的东西。”

……

宁夏平原。

那德罗西看着圣旨,陛下要她们种植新的作物?她微微有些惊慌,宁夏平原粮食大丰收,暂时不缺粮食,可是要抽取人力和耕地去种植新的作物,难道宁夏平原的胡八旗子弟再次要回到一把野菜吃一天的可怜状态?她想着丰收时刻,胡八旗子弟脸上的幸福笑容,拿着公文的手有些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