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0章

一群道门中人也搞明白了,急急忙忙将蒸汽机拖拉机上一些没用的东西尽数拆了,凡是能够换成木头或者竹子的东西尽数换了。

去泰在一边叫着:“把机头的遮盖拆了!若是拍太阳晒就打把伞!”

“那块压犁的铁板换成木头的,看看深度够不够。”

“混蛋!车轮不能动!不然不能承重!”

“那操作杆换成竹竿!越细越好!试试筷子行不行?”

又过去了一日,那古怪的蒸汽机拖拉机面目全非,再次在田野间奔驰,再无将泥土压实的问题。

沈以泽大喜过望,这下种地真不是问题了。

去泰却皱起了眉头,铁制拖拉机可以保证十年二十年,这木头和竹子做的拖拉机能够坚持一个月吗?是不是有其他可以取代的材料?或者将那些铁部件做的小一些,轻一些?难道要在每辆拖拉机背后配一个换竹子零部件的道门子弟?道门哪有这么多人!

第367章 女儿国

一座崭新又巨大无比的城池屹立在茫茫的草原之中。

这座城池比中原任何一座城池都要巨大,哪怕是洛阳长安扩大十倍也不能与之相比。这座城池的城墙之长,宛如跟随着一眼看不到头的草原到达世界的尽头,而这座城池的城墙同样极高,至少有十丈,中原任何一座城池或者险要关隘的城墙都无法与它相比。

更重要的是这城墙极其得厚实,至少有二十丈厚,莫说在上面走路跑马了,就是在上面建立一个小村庄都够了。

这个梦幻一般巨大的、不敢想象的、只有神灵才能建造出来的巨大城池只花了两个月就建成了,三十万人日夜不停,整整花了两个月建成了这一座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城池,所有人在完工的那一刻都因为参与了这座城池的建设而幸福地哭泣。

“每一个参与建设的人的名字都会写在城墙之上,纵然千万年,都会有人记得我们的丰功伟绩!”三十万人的领袖大声地道,回应他的是如雷鸣一般的欢呼。

当走近这座伟大的城池的时候,灰扑扑又高大的城墙会让每个人都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以及对这座城池带来的敬佩和崇拜。

若是靠近城墙仔细地看,会发现这高大的城墙竟然不是用石头制作的,也不是土坯,竟然就是简单地用泥土堆积,但又令人怀疑,真的能用泥土堆积成如此高大厚实的城墙吗?

刘渊带着几百骑奔驰入城,他下意识的微微勒马,疾驰的战马渐渐成了小跑。但这个举动其实毫无必要,城池之内的主干道足足有三十余丈宽,绝不会因为有人纵马而造成了意外。更重要的是主干道两边没有任何的居民房和商铺,唯有一个个箭塔和大片的良田。

刘渊看着地里绿油油的秧苗,心里就满是羡慕和佩服,有这个城池在,哪里还会为了粮食犯愁。

“好一座太康城!”刘渊灿烂地笑着,这座城池的名字叫做“太康”,其中的含义不言而喻。

司马模与刘渊并肩而行,注意到了刘渊眼中的羡慕和感慨,他淡淡地道:“这太康城中的良田只是为了应急而建,本城的粮食主要还是靠外面的田地。”

刘渊微笑着,这太康城外面有一望无际的田地,每天有无数的人在田地中忙碌,这才能够保证三十万人的吃饭问题。但这只是官方的说法,刘渊是不信的,这城池或许只要几个月就能建立,但这草原的土地能够分分钟从生地变成了熟地,可以在秋初种下一粒稻,秋末收到十万谷?经历过并州粮荒,见识了上等良田因为一年的荒芜就杂草丛生,肥力下降的刘渊是绝对不信的。或许这太康城的位置好,有数条河流经过,土地肥沃适合耕种,既不怕大旱也不怕大寒,无数良田在去年秋天获得了大丰收,但是在这之前呢?不论现在司马越有多少粮食,司马越在太康六年秋冬才到了草原,哪怕太康七年春立刻就开始种地牧羊,在太康七年秋之前绝对没有一粒粮食的收入,司马越有一年多的存粮?刘渊绝对不信。柠檬小说

司马模客套地微笑,心中很清楚刘渊不会信,但他没想告诉刘渊他们真正的粮食来自哪里。刘渊势穷而投靠司马家,谁知道刘渊知道了他们粮食的秘密之后会不会反过来抢夺这座城池?

“刘将军,我兄长已经等急了。”司马模微笑着催促道。

刘渊笑着点头,心中对“刘将军”三字泛起酸楚,他如今不是单于,不是皇帝,而是大缙朝的“将军”。

司马越的府邸外站立着无数守卫,哪怕以刘渊的眼光看去也认为个个都是以一当十的勇士,他心中微微一凛,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司马家丢了天下,但是帝王的根基怎么都比他这个小小的单于强了几百倍。不论是这精锐的士卒,还是这巨大的城池,数之不尽的粮草都不是他能够相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