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1章

卫岳一怔,道:“现在?去河套?”他倒是理解卫瓘想要去河套,河套平原是一块宝地,可放牧,可耕种,只是落在了胡人的手中成为了牧场,这就有些可惜了。但在大雪之下翻山越岭去河套,信不信半路上就摔死了一半人?

卫瓘赞许地点头,道:“吾儿终于懂得天时地利了,不错,不错。”

“只是,哪怕道路再危险,你也必须此刻动身。”

卫岳小心翼翼地问道:“为何?”

卫瓘斩钉截铁地道:“因为平阳终于下雪了!因为马上就是春天了!”

卫岳每次看到父亲卫瓘都有些畏惧,因为父亲的言语实在是太高深了,他完全听不懂父亲在说些什么。

卫瓘看了一眼儿子,心里还是满意的,能够知道下雪翻山越岭就是找死已经是巨大的进步,饭要一口一口地吃,别想指望蠢货儿子忽然成了天才。

他耐心地解释道:“大缙天下,除了并州与蜀地之外,此刻已经尽数落在了胡问静的手中,胡问静若是想要讨伐并州,论途径,她可以从平阳郡从南向北杀入太原,可以从上党郡武乡杀入太原,可以从巨鹿由东向西杀入太原;论名将,此刻就有白絮和林夕与我军对峙,等刘弘文鸯从平州脱出了手,两人之中至少有一人可以带领大军杀入并州。”

卫岳点头,这些他也知道,这些时日并州诸将闲来无事就分析局势,他听也听得多了,文鸯此刻多半在监视司马越等人北上,一旦刘弘击败了鲜卑人,或者司马越等人出塞,文鸯多半就杀向并州了。

卫瓘道:“论人口,论粮食,论地理位置,论兵力,论将领,胡问静其实都早早数倍优于我方,为何就一直就坚守不出呢?”

卫岳点头,老实说他也有此疑问,若是白絮和林夕进攻太原,太原怎么都要费一些手脚的。但这两个人都是乌龟流,坚决不出头。

卫瓘微微叹气,道:“为父原本也是这么想的。”

“别看胡问静东征西讨,其实她用兵很是稳健,没有必胜把握极少冒险,手下诸将更是把乌龟流发挥到了极致,严守各处要隘,绝不主动出战。周渝镇守荆州多年,不曾进攻巴蜀;司马越的陈留濮阳几乎在胡问静的四面包围之下,却多年不见胡问静的将领出击。”

卫岳点头道:“是,有人言胡问静以及手下诸多将领其实都不懂军事,所以不敢冒险,只能以稳健为主。孩儿觉得有些道理。”他微微有些得意,胡问静以及一群手下都是草根中的草根,肯定没有读过兵书的,当然不会打仗,只能仗着雄关险要等待别人送死。

卫瓘笑了笑,年轻人有些看不起其余人不算什么的大毛病,没有必要指出错误,他继续道:“为父也这么想,所以以为胡问静对待并州的策略是想要等我并州内乱。”

卫瓘认真地道:“并州胡人比汉人还多,刘渊在匈奴人之中威望甚高,如今又得了羌胡杂居地的胡人的支持,反攻并州的可能极大。为父虽然杀了太原王氏满门,但是真的杀光了太原王氏所有人了?太原王氏的姻亲呢?太原王氏的旁支子弟呢?太原王氏在太原数百年,盘根错节,为父哪里知道谁与太原王氏一条心?若不是如此,为父怎么会与太原王氏联姻,怎么会害了你兄长的性命?”他微微叹了口气,没想到王浑如此愚蠢啊。

卫瓘继续道:“这并州起内乱的可能极大,为父认为胡问静又想要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因此一直在努力稳定并州,只要并州不内乱,胡问静绝不会进攻并州。”

卫岳重重点头,从结果看,应该就是这样。

卫瓘慢慢地笑了,道:“可是,为父错了!”

“胡问静不进攻并州,是因为她根本不需要进攻并州,并州根本是一块死地。不需要胡问静动一兵一卒,为父明年就要死在了并州了。”

卫岳大惊失色。

卫瓘慢慢地道:“为父不是被胡问静杀死,不是被刘渊杀死,而是活活地饿死,或者被饥饿的士卒杀了吃了。”

卫岳听到“吃了”二字,浑身发抖,每一块肌肉都酸疼无比。

卫瓘道:“大旱!大寒!并州已经接连数年大旱和大寒了,地里的庄稼尽数绝收,只靠野菜和存粮支持。”

他看着窗外的大雪,道:“今年雪大至斯,明年只怕又是一次大旱和大寒,这并州的粮食是绝对支撑不住的。汉人百姓还能逃到胡问静的大楚朝去,胡人呢?胡人没有粮食,当然作乱,为父首当其冲,必死无疑。”

卫岳浑身发抖,道:“所以,父亲要趁着大雪封锁了平阳郡进入太原的道路,探子难以行走,而冬天信鸽也不怎么方便,抓住机会夺取河套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