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9章

石喻言认真地问道:“若是这集体农庄遇到了饥荒,粮食又从何来?官府吗?可还是吃饱饭,十日吃肉?”她知道这些言语有些刻薄和不讲理,饥荒之下能够活命就满足了,哪有要求吃饱饭和吃肉的。排湾族加不加入集体农庄,或者说下不下山,其实与食物完全没有关系,但是这几个人只是衙役,她与衙役说什么真正的需求呢?衙役又做不了主。石喻言问这些只是想要旁敲侧击知道朝廷对百姓、对排湾族的态度。

几个衙役对集体农庄本身也了解不多,急忙岔开了话题:“诸位,我等今日来镇上是因为朝廷新宣布了法令,所以昭告百姓。”

一个衙役清了清嗓子,道:“朝廷出了新的婚姻制度……”

有百姓颤抖了:“不会成亲也要交税吧?”听说大城池的百姓要缴芋头税儿子税的。

那衙役不理他,继续道:“……以后男女想要成亲,必须年满二十三岁,不到年龄敢成亲的,就抓了去做苦役三年!”

一群百姓认真记下,完全不在意,穷人家成亲本来就晚,二十三岁成亲又不是什么难以做到的事情。

石喻言微微皱眉,朝廷的成亲年龄好像推后了,以前是十几岁就可以了。

那衙役继续道:“……大楚朝执行一夫一妻制,不许纳妾,不许有通房……”

百姓们更加不在意了,有钱人的事情,与穷人无关。

衙役宣布完毕,与石喻言又聊了几句:“……石头领一定要克制族中的丁壮,莫要闹事,就当做给我等一个面子……”

石喻言不置可否。

几个衙役说完了话,又赶去下一个小镇。路上,一个衙役见四周无人,低声道:“我呸!一个小小的族长也敢看不起老子!老子穿上了这一身衙役衣服之后,在哪里不是横着走的?竟然要对一个小小的族长低三下四!”他心里窝火,什么排湾族,不过就是一个无权无势的家族而已,哪个无权无势的家族敢对衙役不客气的?真是反了天了。

另一个衙役冷冷地道:“闭嘴!若是你的家族有几万人,太守见了你照样客客气气地。”

排湾族的石喻言为什么可以与官府谈条件,因为排湾族有几万人啊!这个数字巨大的令江陵的官员都要掂量掂量,若是无视排湾族的需求而肆意妄为会不会引起巨大的冲突。

小镇之中,石喻言有些无奈。外人以为排湾族人多势众,其实在石喻言看来根本不是这样。放在平原之上的县城之内,拥有几万人的家族早已渗透了一个郡乃至一个州的方方面面了,百十年下来官员数百,豪强上千了。那些中原的豪门大阀不就是这样的吗?

可是排湾族有个“族”名,其实只是住在北大武山里的人的统称啊,与中原的“家族”完全不是一回事,排湾族更接近中原人嘴里的“部落”。

石喻言知道荆州官府与排湾族的冲突将会越来越大,天下安稳之后,哪个朝廷会容许一支几万人的部落流离在朝廷之外不受管辖?

但她很是无奈。排湾族以及无数山中的部落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不愿意离开大山。故土难离,住在平原上的百姓已经不愿意离开家乡了,何况住在与平地迥然不同的山里的人?住在平原的人离开了家乡,看四周的村庄田地依稀相似,山里人离开了山区,眼前的平原何处与家乡相似了?

若仅仅是“故土难离”,石喻言认为自己可以克服的。老一辈不愿意改变生活习惯,但是年轻一辈不是啊,年轻一辈想要过更舒适更方便的生活,向往见识更大的世界,她完全可以让部落的年轻人先下山。

石喻言知道部落中有好些年轻人想要下山,声称排湾族入山是为了好好的活下去,出山也是为了好好的活下去,有大山在,排湾族就不会消亡,只会吸取外界的养分过得更好。

她认为这些话没错,一个部落要与时俱进,不然就会被世界淘汰。但是,石喻言担忧的是部落的文化和习俗的消亡。

这些走下山的部落人进入了平原之后,真的还是部落人?

石喻言与其他山里部落人联系过,其实大家都担心部落的文明的消亡。

出了山的部落人为了融入平原人的生活,必然要以平原人的生活习惯为主,渐渐地,就会忘记了部落人的文明。这是必然趋势,不以人的意志转移。

等年轻人都出山成了平原人,部落就自然而然的消亡了。

石喻言从灵魂深处爱自己的部落,为自己是排湾族人感到自豪,一心为部落打算,她不可能眼看着部落消亡。

茶摊中依然很热闹,一些百姓说着各种有关集体农庄和朝廷的流言,唾沫横飞,精神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