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5章

殷浩微微有些遗憾,这一套确定刺杀结果的方式还是有漏洞的,比如他不知道胡问静到底是死了还是伤了,还是毫发无伤。

殷浩微笑着,对着一个弹琴的贵公子轻轻颔首。那贵公子沉迷音律并没有发觉,但附近好几个贵公子贵女看见了,心中顿时羡慕极了。

殷浩微微转头,看到远处有一些贵公子正在画画,一群人围着观看。他笑了笑,可惜没有人能够画一幅胡问静遇刺图。他笑了笑,胡问静其实只有两个结果,要么就是死了,要么就是被打肿了脸,勉强算是有些皮外伤,胡问静就算想要假装重伤昏迷都不可能。因为那三个刺客赤手空拳,要么就是折断了胡问静的脖子,要么就仅仅打了胡问静几拳,这个结果真是让殷浩惋惜。图穷匕见的故事流传太广了,胡问静的侍卫对拜见胡问静的人一定有最严格的搜查,一根针都无法带到胡问静的面前。

殷浩在人群中看到了一个门阀的阀主,他记得昨日他提到“夜哭到明,明哭到夜”的时候那阀主表现的惊讶极了。殷浩的嘴角微微露出一丝不屑,那阀主以为刺杀是低级行为,智者不为?真是蠢货啊,刺杀从古到今都是最最最简单地杀敌行为,所谓“上兵伐谋”的“谋”仅仅是写几个国家策略或者离间计?不,阴谋诡计也有沾染鲜血的。曹操担忧孙策骁勇善战,大名鼎鼎的郭奉孝是怎么说的?孙策“必死于匹夫之手”。郭奉孝用“必”和“匹夫”二词实在是将孙策的死因写得清清楚楚了,就差明着告诉曹操“老子会派人去刺杀孙策的”。

殷浩心中微微有些得意,一群酒囊饭袋懂什么真正的谋略?他想要胡问静死,想要铲除绊脚石,但若是以为他的目标只是刺杀胡问静,那实在是太小看他了。派遣刺客刺杀胡问静不能保证一定成功。荆轲都失败了,三个毫无名气的刺客怎么可能一定成功,况且胡问静以武勇起家,三个刺客的失败率高达九成,他怎么会只安排这一步棋?

殷浩听着音乐,看着几个美丽的贵女,轻轻地随着音律打着拍子。三个刺客一举杀了胡问静自然是最好的结果,胡问静一死,洛阳朝廷当然大乱,而害死了皇帝的回凉炜千等将领有什么选择的余地?司州东北部邯郸、邺城、安阳、馆陶一带不用他说一句话就会主动投降他,而后其余州郡只怕会像鸭子一样乱跳乱叫抢着向他投降。然后他传檄可定幽州扬州益州凉州,天下鼎定。他是做皇帝,还是假装志气高远退隐山林,那就要看届时的局势了。他不是一定要假装不爱红尘的。

若是三个刺客没能杀了胡问静,被胡问静擒住了……

殷浩心中笑着,那么这三个刺客以及所有的使者随从、仆役都会交代他们是假冒的冀州使者,其实是受了贾南风的指使刺王杀驾,目的就是让贾南风做皇帝。

若是那些审问刺客的官员发现是贾南风指使的,事情又会如何?自然是整个安阳如临大敌,刀出鞘,弓上弦,信鸽乱飞,洛阳、司州、豫州、荆州等地官兵到处抓人,无数官员脸色惨白跪地自辩清白,无数军中将领朝中官员因为与贾南风有关就被砍下了脑袋。

或者相反,贾南风认为这是胡问静指使的刻意诬告,目的就是想要清洗贾家的势力,将贾家连根拔起,不得不仓促造反,贾混、荀勖、冯紞起兵占领洛阳,朝廷之中司马家的旧臣纷纷响应,各地将领反复权衡自己与贾南风是不是有牵连,咬牙起兵,或认为胡问静过河拆桥,他们身为将领也无法自保,与其等死不如早点造反,于是胡问静的地盘内烽烟四起,血流成河,元气大伤。

殷浩想着美好的未来,灿烂的笑,笑容比太阳更加耀眼,目光比银河更加深邃,好几个弹琴的贵女被这个笑容吸引了心魂,呼吸几乎停顿,指法立刻就乱了。

殷浩抬头看着天空,从三个刺客进入大殿面见胡问静开始,结果不论是什么都是他赢了。这就是他殷浩,天下第一大师殷浩的实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纵然诸葛亮和司马懿复生亦不过如此。

殷浩被自己的谦虚感动了,诸葛亮和司马懿能够和他比?诸葛亮和司马懿什么时候是天下公认的第一了?他真是一个谦虚的人,德配天地。

现在,他要做的是将计划中的一些漏洞弥补完整。比如召集各个门阀中人,公然派几个人去向胡问静传达联合扛胡的呼吁,这几个人当然必须是门阀中德高望重之人,最好再有个争执,让整个冀州都知道他还没有派人联络胡问静,那么胡问静就再也不会怀疑是他派遣的刺客的了。殷浩殷大师的使者还没有出发呢,怎么会是殷浩殷大师派遣的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