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1章

他看着一群毕恭毕敬,神情丝毫没有变化的汉人士子,只觉这些汉人真是虚伪,明明都知道了刘渊大败,怀疑刘渊的能力和未来,竟然脸上一点点迹象都看不出来。

刘曜开门见山道:“诸位,我父刘渊大败,数万大军全军覆没,我几个兄长尽数遇难,唯有我父刘渊以身免。”

一群汉人士子脸上合适地挤出了惊讶和悲痛:“呜呼!天降大难!”“可惜!英雄悲歌!”“不想刘单于竟然会遇到了如此大劫!”

刘曜冷冷地看着一群汉人士子,深深地怀疑这群人比他早了一个月甚至几个月就得知了消息。汉人之间的联系紧密着呢,不需要像他一样只能傻乎乎地等刘渊的匈奴人手下传回消息。

刘曜看着一群捶胸顿足的汉人士子,提高了声音道:“我父刘渊大败,如今正在重整旗鼓,正需要尔等的力量!”

一群汉人士子听出了言外之意,停止了行为艺术表演,平静地看着刘曜。他们都是并州附近州郡的汉人小门阀子弟,在几年前就早早地投靠刘渊并不是觉得这个匈奴单于是什么人才,纯粹是想要曲线救国成为大缙官员。

刘渊是胡人,刘渊没有官位,但是刘渊与太原王家的王浑父子关系极其地好,受到王浑极其党羽的推崇,差点就带兵剿灭秃发树机能,成为秦州凉州地区的掌控者了。只要喊几声“刘渊是人杰,刘渊是大豪杰”等等口号就能与刘渊成为好友,并且见到太原王家的人,有一定的几率可以辗转见到王浑,被太原王家推荐在朝廷为官,如此巨大的利益哪里会因为刘渊是个胡人而断绝?投靠刘渊的汉人小门阀士子从来不曾断绝过。

刘渊也确实有些本事,竟然想要趁乱起事夺取天下,那么这早早投靠刘渊的汉人立刻成了从龙之臣,这利益似乎更大了。

直到如今,刘渊大败,精锐尽丧。

一群汉人士子盯着刘曜,刘曜此刻的意思很明显,刘渊已经完蛋了,反而是义子刘曜保持了相对优势的地盘和势力,在各地的胡人之中的声望更是不错,很有可能因为刘渊的大败而形成主客颠倒,现在,就是他们这些汉人士子表态的时候。是继续忠于刘渊的,那么就去延安陪刘渊东山再起,是认为刘曜更有称王称霸的可能的,那就彻底与刘渊割断。

一群汉人士子微笑着看着刘曜,马蛋啊,胡人都这么直接吗?不知道含含糊糊不表态才是政治的最高境界吗?

一个汉人士子慢慢地道:“将军未能攻下邯郸,退守常山郡,不知下一步如何?”其余汉人士子慢慢点头,刘渊几乎是完蛋了,刘曜遇到了胡问静也没好多少,要是没能拿出一个有效的计划,那迟早一样被胡问静杀了,他们何必赶这趟浑水?

刘曜笑了,他知道他猜对了,这群汉人士子投靠刘渊,以及在刘渊与他先后大败之后没有离开,是因为这群汉人士子心中无法舍弃称王称霸的诱惑。

刘曜盯着一群汉人士子,严肃地道:“论兵法,我不如胡问静甚矣。”一群汉人士子点头,这没什么好说的,以为六万人埋伏胡问静,结果差点被胡问静杀得干干净净,这刘曜和石勒的兵法就是一坨屎。

刘曜道:“为何我不如胡问静?是我的人没有胡问静多?是匈奴人不勇敢?我想来想去,都不是。”

他慢慢地道:“我输给了胡问静,是因为匈奴人只是一盘散沙,是一个典型的游牧民族,尽管匈奴人已经开始种地了,但是这游牧民族的习性依然没有改变。”

刘曜苦笑着:“我们匈奴人不懂什么阵法,不懂打造兵器,不懂种地,缺乏管理,每个人都是跟着部落头领,不知道军令是什么,打仗就是一窝蜂的冲上去,也不知道该用什么兵刃,有什么诡计。”

刘曜认真地道:“我匈奴人虽然勇猛,虽然入汉地两百余年,虽然匈奴人的贵族都会说汉语,都认识汉字,看过不少汉人的书籍,但是匈奴人依然只是愚蠢野蛮的胡人。”

一群汉人士子不置可否,刘曜的自我反省他们不适合插嘴。

刘曜道:“匈奴人有最好的骑兵,有最厉害的勇士,只要能够像汉人一样组织起来,建立有效的官员朝廷体系,有一个强大的后勤,那么匈奴人将会横扫天下。”他笑了:“同样没有有效的官员体系和后勤的汉人城池不是立刻就被匈奴人攻破了吗?”

一群汉人士子看着刘曜,怎么听怎么觉得这句话中有鄙夷有威胁。

刘曜继续道:“所以,我刘曜今后将会全面学习汉人的体系,建立汉人一般的朝廷,封赏官员,建立军队,百姓种地纳税,汉人怎么管理天下,我刘曜也怎么管理天下。除了我是匈奴人,除了士卒是匈奴人,汉人不会感到任何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