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9章

胡问静看那些工匠有的五六十岁了,有的才三十几岁,无不紧张地看着她,心中飞快的转念,如今胡某是皇帝了,不需要摆出恶霸嘴脸,要平易近人,要善待百姓,要与民共乐。她收敛身上所有的杀气,用最温和的笑容道:“不用紧张,皇帝也是两只眼睛一张嘴,没什么可怕的。来,看看这张图纸可能做出来。”

十个最有名的大工匠松了口气,凑到图纸前仔细地看,只见图纸上画的似乎是一辆马车,但是这马车有些奇怪,竟然是大小四个轮子的,而且马车的前方不是长长的车辕,而是几个短小的锁扣模样的东西。

一个工匠小心地道:“这是……”

胡问静得意无比:“这是我设计的连接式四轮驴车,每一节车厢可以与另一节连接起来。”制作火车的第一步需要炼铁,她搞不定,但是改造马车就容易了,四轮货运马车完全不需要考虑舒适性,这制作上高难度的弹簧就不用理了。

胡问静大声地道:“若是此物能成,货运立刻加倍,所用的牲口却更少,实乃货运利器也。”这句话其实透露了她心中没底,“伪劣版驴动力火车”从来没有在历史上出现过,属于胡问静拍脑袋想出来的垃圾交通工具,她不是很确定这“驴动力火车”到底是减少了驴子的需求还是丝毫没变,所以胡问静是有保底期待的。

胡问静的保底期待是载货量更大更平稳的四轮马车。华夏古代一直没有想到怎么解决四轮马车的转向问题,因此四轮马车只是偶尔用来运输贵重易碎的物品,而每次转向完全靠牲畜蛮力扭转,这个瓶颈对工科生胡问静而言简直是幼稚园问题,她随便就参考西方最早的四轮马车将前后两对轮子装在不同的车架上,这四轮车立刻成了两个两轮车的连接,转向立刻就毫无难度了。

胡问静看着一群目瞪口呆的大工匠,急忙鼓起了温和的微笑。为了达到节省畜力的目标,哪怕是单一的四轮马车她依然很贴心或者乱拍脑袋的参考了双轮马车的重力驱动模式,每一辆双轮马车的重心都是倾斜且向后的,从外观上看很是奇葩。

一群大工匠皱眉看了许久的图纸,小心翼翼地看胡问静,胡问静用最温和地态度对待古代的工科同行,道:“你们只管按照尺寸去做,我就在这边看着。”她今天需要验证的是四轮转向和重力驱动,车厢什么统统不用,就是几根木头支架和轮子,应该很快就能做好。

一群工匠深深地看了一眼胡问静,鞠躬告退,又谈妥了各自分工,然后带着一群徒弟开始分工制作。

几个徒弟不敢看皇帝陛下,悄悄问大工匠:“师父,陛下……”大工匠低声道:“不用担心。”转头看了一眼笑眯眯地看着四周的胡问静,只觉这也配做皇帝?是了,多半是老子是皇帝,或者丈夫是皇帝,然后死了爹死了老公,传到了她的手里。

大工匠微微鄙夷,寡妇或者绝户当家做了皇帝,这家业定然是要完蛋的,怪不得以前邺城的大老爷们一点没把皇帝放在眼中,绝户和寡妇怎么管得好偌大的家业?

胡问静的图纸很简单,一群工匠很快就做好了各个零部件,然后开始组装,很快完工。

胡问静微笑着,胡某分分钟带领历史向前一大步,提前几百年搞出了四轮转向马车,以后历史上就会称呼四轮马车就叫做“胡氏马车”。她斜眼看小问竹:“要是你听话做功课,这马车就叫问竹马车。”小问竹一定不在意马车叫什么,反正功课是绝对不做的。

几个工匠躬身道:“陛下,已经做好了。”

胡问静努力控制住笑容,道:“来,拉出来溜溜。”

立刻有人将一匹马系在了车辕上,轻轻地拍马,四轮马车果然开始动了。

小问竹和司马女彦欢呼:“动了,动了。”“转弯,转弯!”

胡问静得意地大笑:“胡某是天才,胡某要改变世……”她死死地盯着那四轮马车,为什么不能转弯?

那马儿在马夫的拍打催促之下费力地拉扯着车轮转弯,只有车轮的马车并不重,但强行转弯依然让车轮在泥土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胡问静不敢置信地看着那四轮马车,她打死没想到真的会出问题。前后两个支架两对车轮的转弯系统没有任何一点点难题,放在21世纪小型手推车都能玩得转,她怎么会搞不定?

“不可能!这不可能!”胡问静眼珠子都要掉了,若是她的教授知道她连这个都搞不定,说不定穿越过来追杀她了。

一群工匠一点都不奇怪,四轮马车不都是这样的吗?虽然皇帝陛下设计的大小轮马车有些古怪,但是四轮马车就是四轮马车,肯定无法转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