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1章

厨房管事一边催着仆役先端上其他菜肴,一边呵斥着:“快把这些羊肉拿出去倒掉!”仆役们忙忙碌碌地,将几十盘烤羊肉倒在了垃圾堆中。

……

安阳城。

胡问静有些迟疑不决。

她确实没有想过要杀入冀州,她的军事力量已经抽取到了极致,再增加士卒就会影响了农耕。春天若是不种地,秋天吃什么?简单的说,她打不起仗。

胡问静不是只有小问竹的胡霸天了,她有万千子民,若是她不能合理地处理国家大事,后果可能就是无数百姓易子而食。

胡问静默默地想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前者是维持统治者的合法性和社会的秩序性的重要手段,后者她原本以为只是打仗要死人,会耗费财力,现在才发现她想得简单了,这“戎”的影响力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或失败,更有民生的稳定。若是她此刻下令起兵十万征讨胡人,她的地盘之内在秋天就会饿殍遍野,不,她说得太过夸张了,哪里需要起兵十万?只需要起兵一万北上冀州,整个司州就会饿殍遍野。

因为除了一万大军之外,她还需要准备数万乃至十数万的民夫运输粮食!

曹操号称起兵百万打赤壁大战,真正的士卒你猜有几万?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号称发动了几百万大军,你猜又有多少是拿枪的士卒?

古代打仗的参与者中绝大部分都是运送粮食的民夫啊!

《孙子兵法》曰,“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

吃敌人的一份粮食抵得上自己消耗二十份粮食?胡问静以前是看不懂这句话的,但是打了几次仗以后她对这句话同意的不能再同意了,甚至觉得孙子老先生实在是没有打过长距离的战争,谁告诉你丫的粮食运达率高达二十分之一?若是有这个比例无数将领都要笑死了!

该死的!秦朝打匈奴的粮食运达率只有一百九十二分之一!汉武帝打西南蛮夷因为不需要考虑沙漠和草原,粮食运达率高一些,足足有九十分之一。

若是他们能够有二十分之一的粮食运达率,整个朝廷的所有的官员都会狂欢!

一支军队远征,每个人士卒的负重是有限的,大部分粮草要靠马车牛车运输,但是牛马每天的饲料数量是极大的,仅仅饮用水就要吓死人,一头牛的饮水量在五十二斤!想想在没有水源的道路上马车上需要承担每天五十二斤的水,其他饲料另算,要不要计算一下一辆牛车能够运送多少斤粮食?要不要再计算空车返回需要带多少饲料和车夫的口粮?

胡问静若是征讨冀州的胡人,又需要发动多少人作为辅助兵种,征用多少原本用来耕地的牛马?壮丁都去打仗或者运输粮草了,牛马都去拉车了,谁来种地?

汉武帝派六万人远征大宛国,总共动用了十四万牲畜拉车,十八万人在边塞屯田,十几万人作为民夫运输粮食,六万大军活着杀到大宛的有三万人,活着回到大汉的有万余人,所有牲畜只剩下千余匹战马。

胡问静不会像汉武帝这么惨,她是在冀州幽州并州的土地上作战,距离近得多了,她估算若是她派遣一万人征战冀州,她至少需要两万民夫,六千以上的牛车马车,以及掏空司州荆州豫州的所有存粮。

然后,将会是大规模的“饿殍遍野,易子而食”。

胡问静冷冷地笑了,“易子而食”四个字很惨?是的,非常惨,却没有写明白善良的百姓在没有吃食之后会爆发出什么样的恶毒狠毒阴毒。

摇摇摆摆地走在街上的快要饿死的百姓被隔壁邻居一锄头打死,拖进屋子里成了晚餐;家中老父母被子女打死,做了肉羹;媳妇被杀了做成了菜;地里的棺材被挖出来,新埋葬的尸体被煮成了肉汤;受伤的士卒被健康的士卒杀了生吃;城中女子尽数杀了吃了……【注1】

若是没了粮食,这些事情哪里是一个“惨”字了得?

所以,因为一把火烧了长安的粮食,不得不解决关中几十万百姓的吃食,已经耗尽了荆州存粮的胡问静一直以来的目标就是采取战略防守,暂时停止扩张地盘,守住现有的地盘,花三五年时间消化和巩固地盘稳定根基。三五年后荆州粮满仓,其余州郡也能自给自足,那么她就能再次出击横扫天下了。

如此完美和充满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计划之中有一个环节就是冀州幽州益州秦州等地的大缙官员和门阀势力主动或被动的抵抗胡人的入侵。

可该死地司马越竟然打破了胡问静的“完美”计划,摆出一副我绝对不会理会其余汉人和胡人的架势,一心一意在他自己的地盘上种地,胡问静的计划立刻就面临了重大的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