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3章

十来个道人在去泰的家中等着他。

一个道人见去泰回来,直接问道:“去泰,朝廷缺乏官员,我们是不是该加大力度介入?”他们不太适合长时间留在去泰家中,所有长话必须短说,一切客套或者虚伪的套路言语必须全部去掉,直接说核心。

其余道人重重点头,胡问静缺乏人手,文官武将都缺乏,道门没有什么武将,但是道门的人几乎个个都有相当不错的文化功底,宰相之才未必有,做个小县令那是绰绰有余。

另一个道人道:“我道门可以再派遣五百个人加入朝廷。”一群道人微笑,胡问静有了五百个文官可以缓解缺人的危机,巩固和扩张地盘都会更容易,道门与朝廷有了更深的羁绊,尊道抑佛将更加容易。

去泰看着一群道人,缓缓地脱下外套,就扔在地上,然后盘膝坐下,道:“这正是贫道担心的。”

一群道人见去泰态度认真,急忙收敛了心情,认真地盯着去泰。

去泰缓缓地道:“贫道不愿意道门太过加入胡问静的朝廷,原因有二。”

“其一,道门清净无为,进入了世俗会不会被钱财和权势迷住了眼睛?贫道自问道心甚坚,但是在权势的面前依然有些动摇。出门有衙役举着“肃静”、“回避”的牌子,有无数人跪在地上恭迎,这人上人的感觉比任何书本上看来的权力更加的诱人。”

一群道人皱眉,只觉去泰的定力有忒差了些,些许红尘中的威风就让去泰道心动摇,这也配称作道?

去泰不理会众人鄙夷的眼神,笑了笑道:“诸位道友有没有觉得贫道身上的气势更强了些?贫道以前没有如此锋芒毕露的,韬光养晦才是我修道的本心,只是这些时日以来多大的事情都可以一言而决,每日写个公文都会影响无数人的未来,贫道身上怎么会没有锋芒?”

一群道人仔细地打量去泰,只是道门中人讲究清修,互相之间走动得不多,倒是看不出去泰是不是多了几分锋芒。

去泰认真地道:“贫道陷入红尘,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坚持,哪里敢让其他人尝试?这道心若是尽毁了,会不会生出功名利禄之心,会不会进一步成为追逐名利无所不为的禽兽?贫道不知。”

一群道人的神情更加的肃穆,去泰不是道心不坚,而是发现了重大的问题。有好几个道人叹气,在道门久了,见了多少求神许愿的人,见了多少善变的心,见了多少从善良到狠毒只需要数日的例子?人性经不起诱惑,人性经不起考验。去泰作为一个老道士尚且坚持不住,道门的年轻弟子真的能经得起滚滚红尘的诱惑?想想一群年轻的道士为了权力尔虞我诈,或者得到权力之后倚红偎翠,众人心中就有些惶恐了。

去泰继续道:“第二,胡问静灭门阀的目的是不愿有团结的势力凌驾于朝廷之上。门阀比朝廷更有钱财更有势力,门阀的号令比朝廷官员的命令更有效果,历朝历代哪个皇帝能够容忍?以门阀支持起家的司马懿司马炎都不能忍受,何况胡问静?所以胡问静一定要灭门阀。”

去泰叹了口气,道:“这集体农庄制度不仅仅是提高生产力,还有彻底的清除门阀啊,贫道当年被集体农庄的粮食产量迷住了眼睛,竟然没看清楚这点。”

一群道士脸色微微一变,有人失声道:“糟糕!”

去泰苦笑道:“是啊,真糟糕!”

“胡问静不能接受门阀的势力影响朝廷,不想做一个傀儡皇帝,想要建立中央集权的朝廷掌控四方,那么,又怎么容得下比天下门阀更团结的道门?一个比门阀更团结,有自己的纲领,有自己的组织和传承的道门对皇帝而言简直是一场噩梦。”

一群道士苦笑:“道门团结?”在道门内部之人看来道门有无数不同的流派,说彼此之间水火不相容是过了,但彼此之间绝对是泾渭分明。只是在外人看来流派完全不同的两个道士只有一个统一的名字“道士”。

去泰苦笑,就是这么好笑,明明是不同的人,却被人打上了相同的标签。

“我道门早就投靠了陛下,却一直没有被更大规模的招揽,可见陛下也是有提防的。对此贫道不但不生气,反而很是高兴,至少陛下没有利用了道门就全部杀了的心思。”

“只是,这大规模加入朝廷的念头就必须从长计议了。”

一群道人缓缓点头,还以为道门将要大兴,现在才发现大兴的背后是更大的隐患。一个道士声音很轻,但却斩钉截铁地道:“我道门可以不入朝廷为官的。”他平静无比,道:“我道门入世只是为了遵从天道,维护天下的平衡,并不是要在红尘中历练或得到富贵,只要胡问静的道与我们的道相近,我们不出仕又有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