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7章

第279章 门阀贵人眼中的世界

中军帐有厚厚的营帐,风雨不能入,小孩子的笑声却轻易传了进来,小问竹与司马女彦欢快地笑着,叽叽喳喳的胡言乱语,也不知道两个小女孩为什么整天这么开心。

贾南风心思尽数放在了“曹操胆子小”等等言语上,仔细回想依稀记得胡问静好几次说过曹操如何司马懿如何孙权如何,胡问静对魏蜀吴三国时代真是意外的了解啊。她嘴角微微一笑,不,不是意外的了解,而是理所当然的了解。作为曹氏后人,胡问静怎么会不认真地研究先祖的光辉时代和失败根源呢?她进一步理解了胡问静集体农庄淘汰一切门阀的深刻理由,原来胡问静是在曹操失败之后痛定思痛,认为一切门阀都是朝廷的敌人了。

贾南风对此持不同意见,豪门大阀之中自然有朝廷的敌人,门阀想要权力,皇帝也要权力,门阀与皇帝自然是相对立的,但是也要善于利用门阀啊,平衡,利益交换,妥协等等才是政治的精髓。

贾南风暗暗叹气,琅琊王家确实有些太大了,“王与马,共天下”,“王”尚且在“马”之前,这“王”真是太大了些。虽然这“王”未必单指琅琊王氏,但是既然太原王氏、琅琊王氏、东海王氏三家本是一家,这只用一个“王”字也不算有什么错了。如此巨大的王氏确实不能用了。

王敦心中如波涛汹涌,胡问静竟然要杀光了琅琊王氏?你脑子正常吗?何以如此丧心病狂!但王敦的脸上却平静无比,淡淡地道:“陛下何以如此冒进?琅琊王氏是历时几百年的顶级豪门,若是陛下对琅琊王氏动手,可想过后果?”

他注视着胡问静的眼睛,用这辈子最大的毅力毅力控制住自己的心跳和汗水,仿若无事地道:“陛下既然知道王氏有无数子弟,门人故交遍及天下,那么就该知道铲除王氏的后果有多么严重。”他笑了笑,道:“此刻陛下只是争夺天下,老实说琅琊王氏也有争夺天下之心,成与不成都不伤彼此之间的和气,陛下一统天下,我琅琊王氏可以为陛下效力,我琅琊王氏一统了天下,也愿意收下陛下为王氏效力。顶级门阀之间的权力斗争一向如此,赢家不能同吃,输家不会输得一干二净。”

王敦淡淡地道:“曹魏不曾杀了诸葛亮的族人,司马家也不曾杀了曹魏的姻亲夏侯氏,这个世界很大,能够继承贵族血液的人很少,若是自相残杀殆尽,不论谁做了皇帝都会面临无人可用的局面。这豪门大阀之间的权力斗争就是如此的儒雅。”其实论述顶级门阀之间儒雅的斗争,最好的例子应该在东周列国,但是王敦注意到胡问静对三国的历史很是熟悉,对其余时代却好像不怎么知道,他不想在这每一秒钟都关键无比的时刻把时间浪费在胡问静听不懂的东西上,因此选择曹魏和司马家的例子。

胡问静笑了:“你是不是脑子不正常?朕说过了,不杀光琅琊王氏,朕不得安生。”

王敦的汗水恨不听话的冒了出来,难道他要死在这里?他不动声色的继续道:“我琅琊王氏每个二十年就会出现一个天下奇才,我兄长王衍是天下著名的才子,德行和玄学天下无敌,世人皆认为我兄长王衍为将定然横扫天下,为相定然国泰民安。陛下若是一心灭我琅琊王氏,我兄长王衍一怒出手,陛下如何抵挡?琅琊王氏竭尽全力倾尽所有与陛下为敌,陛下真能挡得住天下所有门阀的围攻?”

他笑着,轻轻地挥舞长长的衣袖:“陛下或许以为曾与天下门阀一战,门阀联军不堪一击,二十万大军在陛下的五百铁骑之下灰飞烟灭。陛下的铁骑果然厉害,陛下的武功果然无敌。”他轻轻的鼓掌,道:“可是陛下只怕不知道,那些人其实算不得门阀的真正军队的。哪个门阀会为了其他门阀的号召,为了其他门阀的伟大事业而拿出最进入的私兵?找一群乞丐流民混个苦劳不香吗?”

胡问静哈哈大笑:“豪门大阀不过是冢中枯骨尔,朕分分钟就能灭了他们。”她斜眼看着王敦:“菜鸟,越是豪门大阀灭起来越容易,反倒是剿灭山贼艰难无比。”看看历史就知道了,豪门大阀说灭就灭了,但是灭个山贼要打好些年。

王敦认真地看着胡问静,真心地希望胡问静迷途知返,万万不可小觑了门阀的力量:“当年曹操以为当了皇帝就可以扫平一切,结果曹家的天下没了。陛下以曹操为鉴,比曹操更谨慎,又岂会小觑了豪门大阀遇到危机时候的全力反扑?陛下果然是在试探在下罢了。”

王敦轻轻地摆衣袖,竭力给胡问静一个台阶,希望胡问静顺着台阶就下来了,客客气气地接受琅琊王氏的投诚。至于琅琊王氏会不会真的投诚,王敦才没空考虑呢,眼前是用一切办法保住小命的时候,其余事情以后再考虑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