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4章

“其实对刘渊而言,上策是发现刘和偷袭金锁关失败就该立刻撤军,回并州重整旗鼓;中策是向我投降,赌一把我会不会仁慈的饶恕胡人;下策是玩命攻城。”

李朗和周处互相看了一眼,若是金锁关的守将不是胡问静,而是朝廷的其余官员,这刘渊投降的计策竟然很是好使。打败作乱的胡人,接受胡人的投降,对朝廷官员而言意味着天大的功劳和高尚的道德,基本任何一个官员都无法拒绝。

胡问静笑了:“刘渊这人是枭雄,对大缙朝了如指掌,又能够忍,说不定就真的选择了上策退兵了,所以胡某没有给他机会。”

李朗和周处心中一动,失声道:“刘和!你在城头千刀万剐刘和就是为了让刘渊没有办法退兵!”儿子被杀,老子却一声不吭退兵了,在缙人的社会里还能扯几句为国为民忍辱负重,在胡人的社会里这就是懦弱的孬种,当着数万胡人的面凌迟了刘渊的儿子,刘渊别无选择,只能继续攻城。

胡问静的声音透着残忍:“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本座明明还有一些箭矢,却早早地就不用了,明明有余力杀死更多的胡人士卒,却故意打退了胡人,暂且修整军队了。”

李朗用力点头:“陛下是要给刘渊看到破城的希望!”面对足以坚守一个月的金锁关,刘渊肯定会撤退,可若是金锁关的守军不论是物资、士卒,还是将领的指挥都存在问题,摇摇欲坠,刘渊会不会努力一把赌三天就能破城呢?

胡问静道:“只要刘渊迟疑不绝,认为这金锁关可以打破,连续三天三夜进攻,胡某就赢了。三天三夜的寒冷足够让所有胡人受到寒冷的折磨,要么冻死,要么大病,本座不战而胜。”

李朗和周处眼中冒光,冬天野外夜宿却没有篝火,三天三夜足够让所有人都倒下了。

周处心中一动,声音急促,道:“假如刘渊足够聪明,看破了陛下的计谋,发现无法在短时间内打破金锁关,天气和粮草都逼迫着他撤兵,刘渊定然会当机立断连夜撤兵。”

胡问静道:“对,本座就是这么想的,刘渊要么今夜就撤退,要么傻乎乎地等到三日后满营都是冻死冻伤的胡人才撤退,无论如何三日内定然见分晓。”

李朗和周处缓缓点头,看向城下拼命进攻的胡人眼神中带着同情和自信,没有发石车,没有冲车,这些胡人再怎么日夜厮杀也不可能在三天内攻陷金锁关的。

胡问静厉声道:“可是,本座会让刘渊轻松地撤退吗?谁说打退了敌人就是胜利的?铜川的白骨不会同意!刘渊敢吃人,敢打关中,本座就要抽他的筋,剥他的皮!”

她厉声道:“李朗何在?”

李朗单膝跪下,大声地道:“末将在!”

胡问静厉声道:“一旦刘渊撤退,你部数百人就是我们追击的主力,若杀不了刘渊,本座就唯你是问!”

李朗用力点头,其余士卒连续作战都疲惫不堪,身上带伤,而他这一部士卒养精蓄锐,他们不做追击的主力谁做追击的主力。他大声地道:“末将遵命!”

……

匈奴人的营寨中,刘渊默默地望着远处的金锁关。惊天动地的厮杀声他充耳不闻,只是盯着那地上厚厚的尸体以及鲜红的血迹。

刘渊原本以为攻下金锁关只是一天的小事情而已,没想到只怕要成为旷日持久的攻坚战。可是他有实力攻打坚固的关卡吗?

刘渊原本以为胡问静只有区区数千人,连续攻打一日一夜就足以让胡问静的士卒露出疲态,只要他不在乎死伤,三日三夜就能打破金锁关。

刘渊冷笑一声,他差点就上当了,但是胡问静轻易杀了刘和的四五千骑兵!这可是四五千骑兵啊,竟然在短短的时间内被胡问静杀光了,就算胡问静设下了埋伏,她的人手也不会少多少。

刘渊打了个寒颤,难道这金锁关内竟然有数万缙人士卒?刘渊有些不信,但又不得不信。那么胡问静假装抵抗艰难就是在故意引诱他进攻金锁关,这情况比胡问静有大量的士卒更让刘渊浑身发抖。为什么胡问静要引诱他进攻金锁关?有什么后招?他怎么都想不出来。

“无论如何,这金锁关不可能在短短几日内打下来,一个月之内只怕也打不下来。”

一个单于厉声道:“为什么?城内缙人缺少箭矢!这绝不会是假的。”

刘渊一惊,这才发觉他内心所想的事情竟然脱口而出了。他微微有些后悔,索性把话说清楚。他苦笑道:“缙人缺少箭矢,但是那没什么大影响。”

其余单于皱眉看着刘渊。

刘渊道:“这金锁关太高,又太窄,一次派三千人进攻其实已经无法展开了,大多数人只是在地面发呆,等着前头的人爬上城头或者掉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