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1章

周处直直地看着胡问静,热血涌上了脑袋,胡问静没有说过一个字要成为关中之主,可是这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关中之主做的事情。他恭恭敬敬地弯腰行礼,再不迟疑,认真地道:“是,主公。”

胡问静没注意周处的言词是主公还是公主,她疲倦极了,脑袋不怎么清醒,必须尽快安排工作,她继续道:“再征用新平郡所有的马车驴车牛车。”她看着歪七歪八地躺在地上熟睡的士卒们,道:“本座需要让本座的英雄们能够一路睡到金锁关。”

……

三日后,胡问静带着数千百姓赶到了金锁关,向德宝带着数千人正在努力修补关卡。

胡问静厉声问道:“可有匈奴人消息?”向德宝摇头,这几日风平浪静,毫无动静:“我已经肃清了金锁关的所有胡人……”他微微犹豫,道:“整个铜川已经没有一个缙人了……”铜川遍地的尸体,缙人尽数被杀,他没有找到一个活人。“李朗带了人在北地郡各县城搜索胡人和缙人,若有缙人会尽数送到金锁关。”

胡问静看着四周,金锁关内的尸体已经草草埋葬了,道路上留着不少血迹,分不清是胡人的还是缙人的,她淡淡地道:“很好,本座就在这里与匈奴人决战。”

铜川的缙人被胡人杀光也好,铜川的胡人被缙人杀光了也好,谁在乎这狗屎的结果!

周处微微叹气,十几万胡人啊,让胡人入关,然后忽然四面包围偷袭之类的诡计完全是行不通的,只能正面硬杠,这场仗很不好打,唯一的指望就是拖延时间,耗尽胡人的粮食。他认真地建议道:“我们有粮食,至少可以坚守数年……”周处的心微微一疼,大部分的人死了,这新平郡、北地郡、冯翊郡的库存粮食陡然充沛了。“……胡人无粮,三个月后定然退兵。”

三个月的估算还是保守的,按照周处的计算,其实顶多只要两个月就够了,就不信胡人能够在冰天雪地中忍饥挨饿。

胡问静点头,她也是这么想的,转头看周处,一路睡到金锁关,她终于恢复了精力,想着北地郡冯翊郡尽数残破,小小的新平郡反倒守住了,这周处还算有本事,必须多聊几句拉进距离,随口道:“本座倒是知道一个与你同名同姓的周处。”

周处一点不奇怪,天下“姓”只有这么几个,“名”也只有这么几个优美的,同名同姓又有什么奇怪的,只说“孙秀”这个名字,在大缙朝就有好几个。他随口问道:“哦,那个周处是哪里人士?”

胡问静作为典型的文盲,努力思索了半天,终于想起了周处除三害中的文字,“……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她笑道:“那个周处是东吴义兴人,好像父亲是东吴名将周鲂,那个周处与胡某一样是个恶少,横行霸道,为祸乡里,结果乡人把他和老虎,蛟并列为三害……”

胡问静忽然注意到周处脸色古怪,一怔,停住了言语,不会吧?

周处苦笑道:“主公,我就是那个周处。”义兴这个地方可能有十七八个叫周处的,但是父亲是东吴名将周鲂的周处肯定只有他一个。

胡问静死死地看着眼前的周处,这头发白了一半,胡子也花了,看上去年龄又像是五十岁,又像是六十岁的新平郡太守周处就是周处除三害中的周处?不对啊!

周处除三害的文字在胡问静的心头缓缓流淌:“……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乃入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一看都知道周处除三害讲的是一个叫做周处的少年在前辈名人陆清河的教导之下改邪归正,终于成为了一个忠臣的励志故事。

胡问静死死地盯着周处,这周处除三害中的“二陆”就是陆机和陆云,平原是指陆机,清河是指陆云,陆云今年多大了?陆云今年才二十一啊!这个五六十岁的周处少年时陆云出生了没有?

周处尴尬着摸着脸:“主公,其实下官只有四十几岁。”

胡问静继续盯着周处,陆云到现在还是个白身,就算此刻立马去清河当官,四十几岁已经当太守的周处至于要拜见官位不如他、年纪比他小的陆云指导人生吗?

胡问静闭上眼睛,想到二十四孝中夸张到没边的西晋孝子们,这西晋的流传故事是不是只管胡编乱造,不负任何责任的啊?

胡问静瞅瞅周处,整理衣衫,客客气气地对周处行礼:“久仰,久仰。”马蛋啊,以后再也不信西晋故事中的一个字。

周处尴尬还礼:“客气,客气。”心念狂转,到底是谁与老子有仇,造老子的谣言,被老子知道了一定打死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