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2章

胡问静是真的这么想。

历史上五胡乱华的原因是西晋的八王之乱前后长达十五年,连绵的战争导致汉人精锐军队尽数覆灭,无数普通人因为战争而死亡,汉人元气大伤,无数汉人南下躲避战乱,中原空虚,这才让胡人敢于乘虚而入。如今“一百零八路勤王大军”的动乱比历史上的八王之乱死伤少多了,规模也不大,中原百姓的人口稳定。而且胡问静提前平定了西凉的胡人,用人头京观和各种手段稳住了西凉的胡人,马隆的处境前所未有的好,这西凉多半就不会有胡人作乱的危机了。

胡问静左看右看,只觉这五胡乱华的基础不存在了,以为胡人就不敢也不能乘虚而入了。

如今看来却是她想简单了,五胡乱华的理由怎么会仅仅是汉人虚弱一条而已呢。

震惊之下,胡问静终于想到了胡人依然必须作乱造反的原因,又是无奈,又是无力。

贾南风忍不住了,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胡问静和贾充荀勖一齐惊讶地看贾南风,还能是什么事,当然是胡人作乱啊。贾南风转头看贾午,贾午坚决的保持沉默,脑子不够聪明就要假装谦虚,贾南风只能自己问道:“关中的胡人作乱,我们需要如此大的动静吗?”胡问静调兵遣将,如临大敌,可是关中就算距离洛阳再近,有函谷关在也不需要担心胡人从关中杀入洛阳。

胡问静对贾南风道:“你觉得关中的胡人作乱是单一的事情?”

“那么我来问你,关中的胡人牛逼到了天上,有官府发粮食,动不动就抢劫缙人百姓,官府都不敢管。与动不动被抓了当奴隶贩卖的并州、幽州等地的胡人相比,这关中的胡人的生活简直是天堂了,可为何是关中胡人叛乱了,而不是并州幽州等地的胡人?”

贾南风皱眉,小心地道:“胡人贪得无厌,得寸进尺?”

胡问静贾充荀勖一齐看着贾南风,贾南风虽然又想错了,但是能有这个想法说明还不算蠢,只是想错了方向,或者说还不够深入。

胡问静认真地道:“你再想想,如今已经是十月末,马上就要入冬,为何关中的胡人是此刻造反?”

贾南风已经习惯了被当做小孩子引导思考,边想边道:“这秋冬出战又不稀奇,历来大军作战哪一次不是在秋冬季的?收获了粮草,不会耽误了耕种,又没有暴雨和瘟疫,秋冬日出兵……”她注意到胡问静的笑容,忽然恍然大悟道:“今年北方又是大旱和严寒,胡人没有粮食了!”

贾南风的心怦怦地跳:“关中竟然粮荒!”

胡问静慢慢地点头,苦笑着:“关中的地理再好,也挡不住没人耕种啊。”

作为气候文盲农业文盲的胡问静一直单纯的以为关中在遭到后世严重的水土破坏之前拥有广阔的平原,又有山脉挡住了寒风,绝不会发生粮食不够的情况,可是她忽略了粮食是要人耕种的,关中就算有万亩良田,会种地的汉人百姓都跑了,胡人或者不会种地,或者不愿意种地,这万亩良田也就是荒田而已。

胡问静仰头看天,为什么中原没有人口空虚,胡人依然要造反?因为该死的没有粮食啊!她能够遏制八王之乱,能够稳定人口,还能控制小冰河时期吗?还能让胡人种地吗?这大缙朝就必须面对五胡乱华了?

胡问静盯着天空,淡淡地道:“与天斗其乐无穷,胡某还没有认输呢。”穿越多年,每一日都在想着如何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如今有地盘有军队,难道还怕了一群胡人?简直是笑话。

她笑道:“来人,胡某要准备入关中。”一群官吏匆匆与胡问静讨论粮食、征兵、运输等等问题,一时间胡问静的身边到处都是匆匆来去的官吏。

贾南风想到了关中缺粮,继续思索,并州、幽州、秦州、凉州的胡人缺粮吗?北方连年干旱和降温,无数百姓成为流民南下,今年是不是就到了百姓和胡人能够承受的饥荒的极限了?

她打了个颤,对贾充道:“你们的意思是,所有的胡人都会作乱?”

贾充笑道:“关中胡人都活不下去了,难道还能指望条件差了一百倍的并州幽州胡人?”

贾南风终于明白胡问静将回凉撤回了邺城,白絮调到了平阳郡,这两处地方分别是司州最北面的州郡,卡住了这两地,并州幽州冀州的胡人就无法进入司州。她一转念间又想起了当日胡问静和贾充因为卫瓘入并州而大怒,要杀卫瓘全家,这是因为预料到卫瓘会大肆招募胡人为士卒,胡人因此得到了组织、训练和兵刃,更有可能造反了。

贾南风看着正在一连串的发号施令的胡问静,忽然浑身发抖,对贾充低声道:“可是……胡问静怎么知道胡人一定会作乱的……”她回想胡问静一直以来的言行,处处都是在防备胡人,为抵抗胡人做准备,难道胡问静有未卜先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