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4章

姚青锋微微踏出一步,歪着脑袋看胡问静的公文:“……胡问竹五岁出征武威郡,与三万胡人逆贼战,克敌而返;同年出征并州数万胡人作乱,大胜……”她转头看胡问静的眼神尴尬极了,这是给小问竹镀金?

胡问静瞪她:“这怎么叫镀金?分明都是真事!难道问竹没有在武威郡吗?难道问竹没有去并州吗?胡人的血都溅在了问竹的身上了,比司马攸陆机的军功实诚了一万倍!”胡问静泪流满面,后悔极了,某个小学生能够在科技比赛提出论文级的科研结果,另一个14岁的女孩子一天作诗2000首,与他们相比小问竹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了,都怪她这个当姐姐的太不关心妹妹的未来了,以后小问竹没有办法上清华,没有能够去加拿大,全是她的错。

胡问静继续动笔写:“……六岁遇荆州门阀叛,起兵十余万……”

姚青锋认真地道:“荆州门阀哪有十余万叛军的?”前面武威胡人并州胡人的数字基本属实,夸大的数字比例绝对少于百分之五十,但是怎么到了荆州突然就往一百倍夸张了?

胡问静认真地道:“荆州门阀反叛,其家族、仆役、佃农、仆役的全家佃农的全家当然也都是叛贼,十余万绝对写少了。”

姚青锋盯着胡问静半晌,认真地问道:“能不能顺便把我的名字写上?”

一群豫州的官员看着胡问静姚青锋等人,只觉到底是猛将,面对二十万大军丝毫没有惊慌。

胡问静斜眼看一群豫州官员,这些人当中几个是菜鸟,几个是资深影帝?哦,谢州牧肯定是资深戏精。

在陆机起兵二十万的时候,稍微懂一些军事知识的人就知道陆机已经输了

打仗当然是人越多越好,但是不代表强行征召的百姓越多越好。陆机以为农庄的百姓有时间军训,懂得军队的口号了,就可以比别人的农夫士卒强了?哪有这么简单地事情!

集体农庄的百姓就真的个个忠心度爆表,战斗力爆表?胡问静哪怕是对荆州集体农庄的百姓都不敢这么简单地判断,每次只能从中抽取几百上千人,唯恐不小心征召了一群毫无忠心度的百姓,而豫州的集体农庄的百姓她更是一个都信不过。

豫州的集体农庄有多少人阳奉阴违对抗集体农庄?若是抽调这些人作战,会不会临阵脱逃乃至临阵倒戈?

胡问静在豫州只敢抽调想着投靠她占便宜的“老家谯县人”,对谯郡各地的农庄都只敢用鼓励形式征召几百人,陆机哪来的自信敢尽起扬州长江以北所有壮丁从军?

豫州执行农庄制的时间已经是在今年春耕前了,而陆机在扬州执行集体农庄制的时间更是在秋收前不久。对扬州的门阀老爷们而言,集体农庄制度可以没收佃农的产粮,逼迫佃农开荒、养鸡养猪,提高产量,但是对佃农而言,原本多少还有一些落在自己手中的粮食彻底成了“集体农庄”的了,这简直是抢劫啊!扬州的百姓对集体农庄制度毫无好感,只觉这是一个抢劫佃农的恶法。

如此,扬州的集体农庄中的百姓对陆机,对扬州门阀,对扬州府衙能有多大的认同感,会为了陆机和扬州门阀流血吗?

胡问静认为绝不可能。

陆机以己度人,以为恢复东吴,找回门阀贵族的尊严重要无比,扬州百姓一定会为了保卫扬州而血战,完全没想过那些百姓怎么会保卫门阀老爷的扬州?怎么会保卫抢夺自己的粮食的门阀老爷的扬州?

胡问静深信只要她喊几句“取消集体农庄,减免佃租”,陆机的二十万大军立刻摇摇欲坠,而她再带领骑兵一冲,二十万大军分分钟完蛋。

何况,听王莎莎回报,陆机在扬州执行两套集体农庄制度,长江以北是标准的集体农庄制度,农民好歹能吃饱饭,有肉吃,而长江以南已经沦为了农奴制。

就这开历史倒车,忠心度彻底跌成负数的农奴制也敢挑战她胡问静?

胡问静完全没把二十万大军放在眼中,她没有进攻,而是浪费粮食等待陆机的军队运动到位,只是想要拖延时间,看看能不能钓到大鱼,至于陆机这种小虾米根本不值得她费心费力。

……

卫瓘收到了飞鸽传书,探子确定在豫州龙坑县看到了胡问静以及姚青锋等骑兵将领,甚至军队人数都估摸出来了,也就在一万余人。他笑了,胡问静这个人真是有趣啊。

卫密道:“胡问静真是诡诈啊,我还以为她要攻打冀州,没想到竟然盯上了扬州。”他一直以为胡问静会打冀州,陈留地盘太小,偏偏不好对付,打冀州就不同了,地盘又大,有没有大佬,简直是块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