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2章

胡问静用力拍案几:“有理,胡某就要打这一仗!赢了,胡某的地盘就稳了!”

贾充和荀勖微笑,胡问静还是嫩了些,稍微一激将就冲动了。但是没关系,取了兖州之后地盘虽然扩张不多,但是至少声威大振。

……

洛阳的军队开始调动,万余中央军开始在城东聚集,城中的牛车马车尽数被征用作为运粮车,数百骑在洛阳城内飞驰而过,不时有人大声地叫着:“胡刺史出征期间洛阳宵禁,违反者杀无赦。”

几个小官员坐在衙署之内,听着门外的喧闹,微微地叹气:“这次应该是取兖州了。”众人无语,他们都是小官员,但与胡问静没什么交集,纯打酱油的,胡问静成也罢,败也罢,与他们没什么大的关系。

一个官员呵斥道:“肤浅!胡刺史成功自然与我们无关,但是若是败了,怎么会与我们无关?”他盯着一群小官员,道:“若是胡刺史败了,这洛阳城内会不会被血洗?洛阳各个衙署的官员会不会被成批的屠杀?”

一群小官员打了寒颤,太有可能了!胡问静杀了几十个王侯和大批的高官、豪门大阀子弟,若是司马家的王侯或者豪门大阀子弟攻陷了洛阳,会怎么看待他们这些平平安安,毛都没少一根的人呢?定然是认为他们投靠了胡问静,出卖了豪门大阀的子弟。

一个小官员叹气:“唉,这年头做个小官员真是难啊。”

长街上,一群百姓站在阴凉的树荫下,看着骑兵在城中四处纵横。其中一人傲然负手而立:“我知道胡刺史的大军去了哪里?”他的眼神之中透着智慧和光明,整个洛阳都找不到比他更聪明的人了。

周围的人惊讶地看着那人,这就是所谓的消息灵通人士?有人拱手问道:“请教胡刺史的大军是去了哪里?”

那人冰山般的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一字一句地道:“胡刺史的大军是去了兖州。”

周围众人皱眉,问道:“为何是去兖州?”

那人的嘴角露出了一丝讥笑,道:“东海王司马越与琅琊王氏又一次在定陶打起来了,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胡刺史这次去兖州就是要将司马越和琅琊王氏一网打尽,咦,你们怎么走了?”

周围众人懒得回答这个蠢货,还以为得到了什么内

幕消息,没想到遇到一个白痴,定陶早就成为了胡刺史的地盘都不知道。

洛阳城外的军营外,一个中央军将领与亲友话别:“此去兖州路途很近,也没有什么强大的敌人,估计顶多两个月就回来了。”友人点头:“七月流火,还是要多带些衣衫。”等那将领进了军营准备开拔,那友人立刻回了家中,取出了信纸写了几个字,塞入了信鸽脚上的细竹筒内,看看四周无人,将信鸽送上了天空。

陈留城中,一个中央军将领微笑着对司马虓道:“胡问静果然想要攻打陈留。”司马虓笑着:“定要她没命回去。”

一群中央军将领大笑,司马越与琅琊王氏开战,自然想到了胡问静会乘机攻打陈留,早已做了准备,只要胡问静到了陈留,立马就发动农庄内的所有百姓与胡问静决一死战。

祖逖冷笑道:“胡问静的绝招不就是长矛阵吗?破长矛阵何其容易。”他已经从各地收集十数万根毛竹运到了陈留,到时候所有农庄百姓人手一根毛竹,胡问静保证目瞪口呆。

司马虓笑道:“这叫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一群中央军将领大笑,一点没有抄袭的羞耻感,打仗就是你学我的优点,我学你的优点,有什么可以感到羞耻的。

司马虓却又皱起了眉头,道:“只是不知道是不是来得及收割粮食。”一群中央军将领面面相觑,这个问题太专业了,他们都是小门阀出身,这辈子第一次军屯种地,哪里知道粮食究竟在什么时候可以收割了。

祖逖已经问过了一些老农,道:“十日就能收割,若是担忧胡问静的军队抢占或者烧毁我方的良田,不妨早几日收割,虽然定有损失,但是总比被胡问静的军队抢了烧了要好。”从洛阳到陈留四百余里,从中牟到陈留只有百十里,胡问静很有可能让中牟的农庄士卒作为先锋到陈留的,如此短短一两日就到了,必须提前收割粮食了才能安心。

司马虓点头,这个祖逖还是很不错的,有才华,想得周到。他道:“好,那明日就开始收割。”收割粮食似乎也要几日,但陈留和濮阳其实各有一万中央军士卒在,怎么也能与胡问静的大军对峙几日的,足够农庄抢收粮食了。

司马虓笑了笑:“今年应该是个丰收年。”司马虓其实不知道“丰收”的标准究竟是什么,他只是觉得今年的田地比以往多了几万亩,岂能不是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