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0章

一群幕僚看着司马柬,司马柬虽然语气很大,什么光复豫州,豫州子民箪食壶浆,其实也知道那基本不可能,老百姓谁管皇帝是谁了,这天下早已个个都知道胡问静擅权,心有反志,有心想要围攻胡问静的早已听从洛阳朝廷的政令了,这计划若是失败了,果然也就是恶心一把胡问静而已,但是优点在于毫无损失。

陶侃捶胸痛哭:“殿下才华盖世,吾今日听殿下言语,茅塞顿开,醍醐灌顶,无数心中淤积的困惑尽数一扫而空。陶某能得如此主公,实乃祖宗庇佑啊!”他伏地大哭,泪如泉涌。

其余幕僚纷纷学样,司马柬的这个计策失败的可能性高达999,压根不用考虑成功,他们随便想想就有几百个办法破坏司马柬的计划,但是执行这个计划最大的损耗就是写了一封公文而已,算得上是毫无损失,司马柬也不算是吹牛了,此刻不抱紧了司马柬的大腿表示崇拜和仰慕,更待何时?

一个幕僚伏案大哭:“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终于知道什么是天下大道了。”

又是一个幕僚拍案而起,指着司马柬厉声道:“殿下有此才学为何不著书立说?”忽然泪如雨下,跪在地上不能自已:“若是殿下早点著书立说,我早点看到殿下的计谋,岂会如今日之愚钝?”

一个幕僚拿出纸笔疯狂地开始写字,大声地道:“吾当为殿下著第三圣人兵法大家南阳王司马柬论语,记录殿下的一举一动,为天下所有百姓照亮正道的道路。”

陶侃的泪水哗啦啦地流淌,他被一群同僚呵斥为马屁精,是因为他当年为了出人头地,在太守张夔的老婆生病,需要冒着大雪去几百里外请名医的时候,说了一段话,大意是“侍君侍父是为臣为子的本分,郡守夫人就如同我们母亲一样,哪有父母生病而子女不尽心的!”如此牛逼到了极点的马屁自然要被无数同僚排挤与呵斥。陶侃对此很是坦然,大缙朝是门阀的天下,没有门阀背景就休想当官,他作为一个门都没有的平民子弟不靠拍马屁怎么可能当官?难道为了尊严就饿死街头吗?再说大缙朝谁不是马屁精了?看大名鼎鼎的二十四友玩命的拍贾充的马屁,这大缙朝拍马屁才是升官的第一秘诀,人生的最大的技能,他拍马屁有错吗?对于被同僚呵斥,陶侃真心觉得无所谓,你们都去做正人君子好了,我就是要做马屁精。

可是,今天陶侃听着一群同僚的言语,这才知道他有多冤。与这些同僚相比,他算p个马屁精啊。他深深地开始怀疑当年没人与他争抢在风雪中远行数百里的苦差的真实原因是不是其余人都认为为了升官被冻死太过划不来了,这才被他捡漏了。不然,为什么他这个著名的马屁精换了个地盘,到了司马柬这里分分钟就被一群同僚比下去了呢?著书立说、第三圣人,就是他也绝对不敢拍这种马屁啊。

陶侃泪眼朦胧地看着一群同僚,你们谁在叫我马屁精我揍谁。一群同僚淡定极了,小地方来的孩子竟然拍马屁都不会,只会喊上级爹娘的马屁低级的令人心疼啊。

司马柬矜持地微笑,大计定矣。

……

洛阳。

胡问静看到司马柬通传天下的公文后,立刻皱起了眉头。贾充和荀勖互相看了一眼,同样有些不知所措。

贾南风扫了一眼胡问静,怎么,被司马柬的手段难住了?她很清楚自己对于朝廷大局缺乏一点点深度,但是对于司马柬的宅斗宫斗手段实在是太熟悉了。贾午悄悄扯贾南风,最好不要说话。贾南风不理贾午,好不容易可以露一手,千万不能怂了,她努力用最平静的声音说道:“司马柬是先帝第三子,是司马遹的三皇叔,当然有资格参与议政,亲不亲,自家人,都是先帝血脉,司马柬想要参政,有何不可?只管传诏让司马柬前来洛阳。”

“若是司马柬应诏,不管他是带着大军也好,还是孤身一人也好,只管让他一人入京,他敢吗?”

不许司马柬带大军入京城的理由随便找,比如惊动了皇帝,比如京城从来不许大军入城,比如藩王岂有带大军入京的,难道想要谋朝篡位。每一条理由都名正言顺。

“若是司马柬不敢应诏入京,那就是他违抗圣旨,哪怕不追究责任也是他弱了气势,被打了脸,以后就再也休提皇室宗亲,皇帝的皇叔。”

贾南风神情平静,对付司马柬的这种垃圾招数真的很容易,一点都不费力,司马柬用一份公文出招,她就用一份公文反击,打得司马柬落花流水,露出背后的“怯”字。

贾午看着贾南风真是理解极了,贾南风被打击的太少,竟然还抱有自己是人才的幻想,结果又要被打脸了,像她早早的躺平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