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2章

司马越看了濮阳郡和陈留郡的粮仓库存后,很清楚若是继续如此下去,到了今年的冬天粮仓就会见底,他要么开始抢劫百姓,任由百姓饿死,要么就解散大军,逃回东海国。

司马越看着屋顶,毫无睡意。他没有点灯,摸索着起床,取了一壶冷茶,慢慢地品着。半明半暗的房间就像他的心情,他怎么都想不明白为什么在己方的地盘驻扎大军竟然会没有粮食了。

兵书上,史书上有写吗?司马越承认,他从来没有认真地去研究兵书和史书上关于粮食的记载。他唯一能够记得就是史书上经常写着某某地大灾,人相食。

司马越有些愤怒,他确定那些在宴会中白衣胜雪,吟诗作对的贵公子不懂驻地的粮草竟然会不够吃的道理,确定那些写出华丽无比的骈文的才子也不懂,确定那些清谈玄学,言词奥妙无双的大师也不懂,确定那些画画,弹琴的贵女们更加的不懂。

因为他就是那些人中的一份子,他从来没有听谁说起过大军驻扎竟然要注意粮草的。

粮食难道不是发文让户部和兵部调派的吗?不是粮草不足就是有小人不顾国家大局吗?

司马越相信那些贵公子贵女玄学大师都是这么想的。可是现实告诉他这是要坑死自己的。

司马越唯一庆幸的是他从胡问静过年期间偷袭定陶后就开始深刻反思自己与胡问静的差异,较早的发现了己方粮草的不足。

所以,司马越把四万精锐大军尽数打发去种地了。军屯而已,百年前曹操就开始军屯了,又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四万精锐士卒对此毫不抵触,种地是为了吃饭,打仗要掉了脑袋,选哪一个根本不需要考虑。

所以,司马越没有一万大军可以堵截胡问静的去路,一千轻骑几乎是他能抽调的所有军事力量了,司马虓没有硬拼,他由衷的感谢司马虓,一万分的真心的赞扬司马虓的保守的作战风格,他真心折损不起。杀了胡问静战争不可能结束,就算洛阳垮台了,剩下的琅琊王氏、其他门阀、皇室宗亲还要继续开打。派了一万大军荒废了农田去杀胡问静,不论成与不成,只会让他自己完蛋。

所以,司马越是个自私的人,他自私的只考虑自己,而没有考虑天下大局,没有考虑司马家的江山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