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3章

周处当官久了,对“民心向善”一词再也不信了。

他定下心神,细细地看通传的案例,案件中的老贼死了白死,死者家属一文钱赔偿都没有拿到,反倒赔了几文钱被老贼坏损的物品。

公文的最后,明显有一段关中官员添加的批语:“贾充胡问静倒行逆施,民不聊生,生不如死,死亦不得安稳。”

周处微笑,彻底无视了这段批语,只想想着死者家属很是机灵啊,没敢闹事,不然全家只怕要去挖矿。他又想了想,自己幼稚了,那老贼的子女多半也不是善良之辈,否则怎么会坐视老子偷盗?虽然这个评论很是无稽之谈,大有将所有血脉之人一杆子打死的偏激和歧视,但周处想到的是为什么奸猾之辈知道官府“严打”,反而是那些憨厚的百姓不知道,屡屡以为死了人就了不起,对抗官府判罚,被官府送去挖矿呢?

周处苦笑,这个问题他可回答不了。

他放下了公文,呆呆地看着眼前的案几。雍州新平郡是一个小郡,若不是地理因素,这个地方根本不该立郡,新平郡一个只有四个县,总面积只有与它毗邻的扶风国的七分之一左右。这么小的郡的公务少得可怜,周处作为太守几乎无事可做。

周处翻着案几上的洛阳通传的公文,“父撬女家案”、“前夫前妻感情纠纷案”、“老贼店铺猝死案”,以及其他零零碎碎的老妇碰瓷案,邻里纠纷案,一个个案件完整的勾勒了胡问静的“公平”二字。

周处叹了口气,他很早就对胡问静的“公平”有些了解。胡问静当年还是扶风国的小县令的时候,周处就知道胡问静了。大缙朝第一个女官大驾光临扶风国作县令,作为近在咫尺的新平郡的太守怎么可以不关注?然后周处就看到了胡问静对千阳县的胡人的眼花缭乱的处理。

周处轻轻地哼着歌:“我有一头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这首曲调古怪歌词更古怪的歌曲传遍了关中。胡问静在“对胡人极其看重和友善”的扶风王司马骏的手下能够做到对公平的对待胡人,真是令人佩服啊。

身为缙人,没有刻意偏向缙人;身为缙人的父母官,没有因为缙人受到了反向歧视而大肆报复胡人;引导胡人种地,为胡人提供生路……

作为郡中有大量戎狄的周处对胡问静的“公平”有深刻的体会,在司马骏的威逼之下,那些羌人真是不好处理啊,他只能尽量的安抚,让出无数的利益,给与羌人无数的好处,这才“安抚”了羌人。仅仅是受到征西大将军司马骏的军事管辖、由朝廷任命和考核的雍州新平郡太守的他都受到如许多的压力,只能安抚羌人,这受到扶风王司马骏直接管辖、被司马骏手握生杀大权的千阳县县令胡问静竟然敢坚持公平,怎么能够让周处不佩服?

若不是胡问静是个写小黄文的佞臣,结局有美好无比,周处简直想要用“铁骨铮铮”形容胡问静了,尤其是那令人羡慕的“公平”。

只是现在……

周处的手指落在一堆公文之上,司马骏死了,司马畅没有朝廷号令而篡夺了雍州的权柄,每日严查有没有人勾结朝廷,背叛扶风王府,对雍州的百姓却置若罔闻,完全不知道去年秋天北地的庄稼又是近乎绝收,饥民无数,又有几十万胡人进了关中。

周处长叹,听说原本已经开发了不少田地的千阳县又一次因为胡人肆虐而荒芜了。唯一让周处感到欣慰的是千阳县原本的百姓早已尽数迁移去了荆州,总算没有面对亲手开发的田地毁于一旦的痛苦。

太守府外,有胡人的骑士呼啸而过,大声地吆喝着什么,又有商贩大声叫骂:“王八蛋!”“我的菜啊!”“胡人都去死!”

周处长长地叹息,若不是放不下这新平郡的百姓,他宁可弃官投奔洛阳了。既然身为一方太守,就要守住一方百姓的平安。

他情不自禁地开始唱歌:“我有一头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

大堂外,几个衙役听到了,跟着合唱:“……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

太守府衙门口,几个衙役闻声合唱:“……我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正得意……”

府衙外,一个商贩正在拾起被胡人骑士踩烂的瓜果,心中悲愤,就没人管得了胡人吗?他听着太守府衙内那熟悉的歌曲,嘶哑着嗓子合唱道:“……不知怎么哗啦啦啦我摔了一身泥……”

长街上,县城内,古怪的歌曲越传越远,无数百姓激动极了:“这是周太守要动手了吗?”

好些百姓跑到了府衙前,大声地叫:“赛亚人!赛亚人!赛亚人!”有人抹着眼泪哭喊:“赛亚人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