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4章

那人道:“第三,是必须召集各个支脉的子弟共同卫护王阀,支脉的健仆、死士、钱财、粮草必须立刻交出来,若是谁不肯交出来,那就让王敦率兵灭了这背叛祖宗的畜生。”一群人点头,有未定主支地位的大义在,王衍难道还能反对?

那人对着一直默默坐着,一言不出的王衍拱手,道:“这最后才是建立新军,为王澄报仇。”

一群王氏子弟捋须的捋须,点头的点头,微笑的微笑,一齐对王衍道:“这才是最全面最可行的办法,只要按照这个办法执行,我琅琊王家无忧矣,很快就能为王澄报仇雪恨。”

王衍平静地望着数百个琅琊王氏的主支子弟,这些人没有一个人想要为王澄报仇,个个都是王八蛋。可是他却不能发作,他是琅琊王氏的阀主,可是当琅琊王氏所有的主支子弟都反对,他难道还能一意孤行吗?他只能心里藏着恨,温温和和地道:“不错,这才是我琅琊王氏兴旺的麒麟儿!”

……

某个村子里,一个农民想要修补坏了的锄头,一瞅,铁匠铺关门了。那农民笑了,还以为铁匠勤快,没想到大中午还在睡懒觉。他用力的砸门:“赵铁匠,开门了!”砸了半天没人应答。

隔壁的人探出脑袋,道:“赵铁匠门阀老爷带去县城了。”

那农民傻眼,县城?那谁给他修补锄头?

……

某个县城。

有人惊呼出声:“什么?铁锅的价格涨了三倍?你丫以为这是猪肉啊,说涨就涨!”

铁匠铺子里的学徒懒洋洋地道:“别嫌贵,这铁锅以后还得涨价。”

那买锅的人气乐了:“凭什么?”

铁匠学徒真诚极了:“因为我师父门阀老爷带走了,我不会做铁锅,这铺子里的铁锅卖完就没了。”

……

某个书房内,一个门阀贵公子冷冷地看着铁矿的价格,没想到竟然涨了三倍了。管家无奈极了:“如今所有门阀都在做铁甲,这铁矿就成了稀缺货,价格自然就涨了。”

那门阀贵公子冷冷地道:“所有门阀?”怎么可能是所有门阀,豪门大阀才有购买铁矿制作铁甲的必要,小门阀老实一边待着去吧。他看着管家,信口雌黄,是不是该敲打敲打这个家伙了?

……

某个小镇子中,一个小门阀阀主催促着铁匠道:“你要多少工钱只管开口,要多少帮工也只管说,我只要铁甲!越快越好!”铁匠赔着笑脸:“行,没题。”开高价?他怎么敢?别看今日门阀求着他,若是他敢露出一丝的猖狂,明日就是门阀杀了他全家。

那小门阀阀主催了一番,又急急忙忙地去自家的商行,一进门就开始吼:“别管铁矿和生铁什么价格,有多少要多少!”他看着一群商行的人不以为然的眼神,很清楚这些人在想什么,无非是就这么一个小镇子的小门阀也敢想着加入天下大战,乱世之中取功名,不怕脑袋落地吗?

那小门阀阀主心中冷笑着,这群人一辈子只是伙计是有原因的,因为蠢啊!他是小门阀没错,他只能在一个小镇子里嚣张跋扈,出了镇子就没人把他当回事也没错,若是他敢投身轰轰烈烈的天下霸业肯定全家人头落地更没错,可是他的目标不是天下霸业,不是出人头地,而是那几副铁甲啊。若是天下大乱,贼人定然大起,他有铁甲在手,保家护院的效果那是杠杠的啊,只有他杀贼,没有贼杀他。若是天下太平,能够借此机会打造铁甲而不担心朝廷清算也是一件大大的好事,太平盛世和乱世就像是一个车轮子,永远不停的轮流,能藏几副铁甲流传子孙,指不定什么候就救了子孙后代的性命了

那个小门阀阀主想得很清楚,铠甲不要多,只要十副铠甲就够了,这个数量就算朝廷查到了也不会丢了脑袋,但是刀剑不妨多打造一些,空有铁甲只能拿着菜刀就太狗血了。

……

间经是三月底,豫州大部分郡县经根据朝廷的号令,执行了全员农庄制,所有田地一律充公,所有百姓进入农庄干活。

某个县城的农庄第二十八支队的田埂上蹲着七八十个人,男男女女有老有少。

地里的杂草长得老高,众人仿佛没看见,只管晒着太阳聊天。

第二十八支队的支队长以前就是这个小村子干得最久的佃农,对农庄一无所知,不仅仅他不知道,县里也不知道,听说郡里的大官也不知道,只知道把所有的田地都没收了,以前的田契全部作

废,门阀老爷全部跑了,佃农不叫佃农了,叫做农庄社员了,然后就是所有人一起干活,一起吃饭,其余的全部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