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8章

胡问静认认真真地道:“所以,我认为杜预张华之辈都是废物脑残。”

贾充和荀勖不动声色的互相看了一眼。

胡问静继续道:“杜预张华之辈只知道此刻伐吴必胜,可是完全看不到大缙朝的内忧外患。”

贾南风和贾混莫名其妙,当时蜀国已灭,大缙国力强盛,有什么内忧外患?

胡问静笑道:“你们啊,与杜预张华一样,永远只看细节,不看大局。我说过许多次了,大缙朝最大的问题就是以权谋取天下,这是大缙朝所有内忧外患的根源。”

“司马氏以权谋取了曹魏天下,第一个反应绝对不是狂喜,而是考虑如何过河抽板。”

“司马家能够因为门阀的力量,以为权谋的力量谋朝篡位,其他门阀呢?司马家比琅琊王氏如何?司马家比颍川荀氏如何?弘农杨氏呢?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呢?司马氏在当皇帝之前,这华夏的土地上的超级门阀什么时候轮到司马氏了?”

“曹老板搞不定门阀,司马氏有什么理由认为自己可以搞定门阀?”

“司马氏可以借掌握兵权谋朝篡位,其他地方刺史、将军为什么不可以?”

贾混脸色微变,想到了毌丘俭、诸葛诞先后在淮南反叛。

胡问静笑道:“所以,司马氏建立大缙之后,外患有两个,吴国和蜀国,内忧也是两个,就是门

阀权力过大,地方军队威胁中央。”

“杜预张华之辈完全看不清内忧,自以为灭了吴国之后天下一统,从此四海承平,百姓过上了安乐的生活。”

“然后吴国灭了,司马炎第一件事就是把地方军解散的解散,收归中央军的收归中央军,实在是无法解散的地方军,比如守卫关中的征西将军府和镇压新归附的吴国的镇南将军府尽数由司马家最忠心的皇室宗亲统领。”

“灭吴的大将王濬被王浑随意的诬陷,差点囚车回京,哪怕司马炎知道王濬被诬陷,也没有处分王浑。”

“张华被排挤,直接赶出了京城。”

“杜预眼睛都直了,这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误。”

“鸟尽弓藏,如此而已。”

“没了外忧,要领兵的大将军干什么?要这么多军队干什么?想要造反吗?”

胡问静淡淡道:“这没了地方军队的威胁,大缙朝唯一的内忧就是门阀了。你们猜,若是司马炎没有逊位,没有驾崩,现在还有几个门阀剩下?”

胡问静看着贾混和贾南风,道:“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贾太尉,山司徒,荀光禄大夫一心一意阻止伐吴了吧?为什么胡某认为杜预张华之辈是个脑残白痴,根本不足为患了吧。”

贾南风脸色惨白,怎么都没有想到当时伐吴的牵扯竟然这么深刻,当年听说父亲贾充坚决不肯伐吴的时候,她还以为父亲脑子有问题。

贾混看着贾充,道:“大哥,你为什么就不和我说?”

贾充咳嗽一声,转头认真地对胡问静道:“老夫敢保证,有一点你想多了,天下兵权尽数归了司马家的王侯之后,司马炎绝对没有想过再针对门阀。”门阀那些私军与中央军相比差得太远了,而且司马家两百个王侯占据了所有的重要城市关卡,几乎每个豪门大阀附近都有司马家的王侯在,比如琅琊王氏边上就是东海王司马越,司马炎完全不必担心门阀敢造反,门阀只要稍有动静就会被其余王侯的常备军干掉了。

胡问静点头,有道理,不然无法解释大缙朝的权贵尽是门阀子弟。她笑道:“杜预格局不够,以为军事是军事,与其他无关,却不知道军事只是政治的延伸,如今他年老了,不安享晚年,竟然还想努力一把,胡某又怎么会担心杜预呢?只看杜预没有杀了司马柬,独占镇南将军府的军队,胡某就知道杜预根本成不了大事。”

胡问静继续道:“如今大缙压制门阀的中央军已经四分五裂,再也不能压制门阀,司马家想要保住天下,门阀想要崛起夺取天下,杜预之辈想要掌握权力,这种各怀鬼胎的联盟怎么可能长久?怎么可能各尽其力?一个和尚挑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人多了,洛阳的压力反而小了,胡某当然是要高呼赢了。”瞅小问竹和司马女彦,要不要再喊几声,却看见两人拿着糕饼细细地吃着,急忙扯住两人:“今天吃了很多了,再吃要蛀牙了!”

贾混看着自信满满的胡问静,完全说不出话。

贾南风看了一眼胡问静,道:“本宫终于知道你为什么毫不犹豫的就杀了张华了。”她一直觉得胡问静杀了张华过于莽撞,张华是真的有才华的,若是让张华支持政务,这洛阳朝廷的很多事情都会轻松顺利很多,可胡问静干干脆脆的就杀了张华,原来胡问静根本不认为张华可堪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