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5章

胡问静和贾充荀勖站在一起,任由小问竹和司马女彦围着她追来追去。

胡问静对荀勖道:“你家有一半人跑路了,目前还不知道了去了哪里。”颍川荀氏在颍川太守表示遵守洛阳号令之后,第一时间就跑了。

荀勖淡淡地道:“那些人自毁前程,有他们去吧。”这些荀氏的人必须彻底的提出洛阳朝廷的序列,胡问静容不得两面三刀的人。荀勖对那些荀氏子弟的选择毫不意外,荀氏一直以来多方押宝都是大胜,绝不会因为他的一两句话就铁了心押宝洛阳朝廷的,在那些荀氏子弟的眼中洛阳和荆州只是一隅之地,怎么可能对抗整个大缙,荀勖押宝洛阳纯属为了他自己的小命而用家族的未来、全族的性命向贾充胡问静交投名状,如此恶劣的人应该逐出家族。

荀勖对颍川荀氏家族没有杀了当地的县令和太守,起兵对抗胡问静,又是高兴又是痛恨。琅琊王氏可以起兵数万,颍川荀氏就没有这个实力?但颍川荀氏缺乏琅琊王氏的锐气,只敢带着家产仆役逃离颍川。他心中苦笑,这颍川荀氏风光了百余年,也该谢幕了,所以,他投靠胡问静是想要抓住最后的机会给颍川荀氏续命啊。

胡问静不介意荀氏有一半人跑了,她奇怪的是荀氏会投靠谁:“司马越?司马越此刻哪有王霸天下的趋势;琅琊王氏?荀氏是与琅琊王氏并列的门阀,难道还能纡尊降贵投靠王氏?难道还有别的更大牌的势力?”

荀勖听着“纡尊降贵”,胡问静对豪门大阀真是不怎么喜欢啊,他道:“依我看,多半是去了绕路去了关中,过些时日定然会有消息。”荀勖并不怕因为这句话得罪了胡问静,相处这么久,彼此都是奸臣,看重实利,任何中二少年在意的东西众人全部不在意,此刻最重要的是借荀家的选择看清天下门阀和百姓心中的世界。

胡问静松了口气,若是只是投靠已知的竞争者,那她完全不担心,就怕哪里冒出一个未知的高手。贾充和荀勖古怪地看着胡问静,为什么这么在意未知的对手。

贾充笑道:“难道胡莽阁下担心有天命之子?难道是刘秀?”荀勖也笑了,朝廷之中目前有个冷笑话,有人认为胡问静是王莽转世,不然没道理身为朝廷大佬处处与门阀为敌,纵观华夏历史也就王莽这个奇葩有胡问静最接近了

胡问静也知道这个冷笑话,斜眼看贾充和荀勖:“当年袁本初家中四世三公,公孙瓒北地闻名,董卓称霸西凉,刘表坐拥荆州,十八路反董诸侯有的是刺史,有的是州牧,有的是太守,最差的也是国相,有上将潘凤,武安国,颜良,文丑,可谓要地盘有地盘,要军队有军队,要大将有大将,然后呢?这天下被一个在城门口卖草鞋的落魄男子三分了,胡某哪里知道会不会有另一个卖草鞋的正在准备崛起,而胡某就是那为真王开道的袁本初公孙瓒董卓?”

贾充和荀勖微笑着看着胡问静,没想到胡问静真是谨慎啊。贾充笑道:“你怎么可能是袁本初公孙瓒董卓,这三人都是官员子弟,你家有人当官吗?”

胡问静不理,握拳:“所以,胡某毫不担心司马骏司马越卫瓘琅琊王氏,越是站在风口浪尖的越是倒下得快,反而是那些默默无闻的人才是天命之子,胡某发现一个就斩杀一个。王莽那个蠢货杀个天命之子都不会,菜鸟!垃圾!”

小问竹盯着胡问静,欢喜地叫:“女彦,快看,我姐姐又神经了!”司马女彦急急忙忙转到胡问静的眼前,使劲地看胡问静,用力点头:“问静姐姐又又又神经了!”

胡问静低头愤怒地看两个小不点:“功课做了吗?”

两个小不点惨叫,转身就逃。

贾充微笑,人老了,看到规规矩矩地小孩子一点点都不喜欢,就是喜欢胡闹的孩子。

胡问静道:“司马越和琅琊王氏都不怎么会打仗,估计要打个十年八年了,必须尽快消化豫州。”她不担心并州,卫瓘就是想打也打不动了,也不担心关中,从王敞的信中透露的消息看,司马骏的两个儿子野心有余,行动力不足,竟然花了一年半才收服关中地区的官员,以这种宅斗宫斗的手段需要多久才能消化投靠关中的七万中央军?胡问静认为怎么也要等到明年的秋天之后。如今重中之重就是赶紧消化豫州地区,别看豫州地区已经属于洛阳管理地区,其实只是换了一面旗帜而已,所有官员都是原套人马,胡问静发出的全员农庄命令也不知道被执行得怎么样。但是胡问静缺乏人手,司马柬、蜀地、关中都是威胁,她不敢随意地抽调已经对荆州有所了解和掌控的白絮周渝李朗等人,这些人好不容易熟悉了当地的人文地理,在当地有了威望,把白絮周渝等人调动到其他地方重新开始,换个新人接任白絮周渝等人留下的空白,结果很有可能就是原本稳定的荆州地盘也不稳定了。荆州是胡问静的老巢,决不容许有失,所以只能从农庄管事之中抽人,林夕这类纯粹的文官不得不被调动到了并州前线。即使如此,胡问静依然缺乏人手接管豫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