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7章

在豪门大阀眼中权谋或名誉决定胜负,在谢州牧眼中却是人口决定胜负。

胡问静拥有荆州和半个司州,其人口就有大约五百余万,整个大缙才多少人口?两千五百万不到。

胡问静手中已经实际拥有了大缙五分之一的人口,司马越或者琅琊王氏拥有多少人口?

谢州牧冷笑着,司马越和琅琊王氏心中只怕以为只要他们登高一呼就有无数门阀和百姓愿意跟着他们杀向洛阳,也不想想只要胡问静愿意,五百万人口若是十抽一就能有五十万士卒,司马越和琅琊王氏谁有五十万人口?谢州牧不屑一顾,司马越和琅琊王氏只怕从来没有想过控制人口,他们两个的地盘其实也就是东海和琅琊两郡而已,不知道加起来有没有五十万人。

胡问静拥有五百万人口还只是最少估计,只要胡问静抽出空横扫司州全境,她就能再增加两百万人口,那就到了七百万人口了。就这人口在,而胡问静又不是一个善良仁慈友爱的人,定然会疯狂的征兵,没有十几年谁能够灭得了拥有七百万人口的胡问静?

谢州牧冷笑,胡问静有董卓的残暴,有乐进之勇,有曹操之诡计,有洛阳和荆州在手,谁敢说一定可以平定胡问静?

哦,乐进之勇好像低级了些?知道当年关羽与乐进作战,刘备怎么说?“乐进在青泥与关羽相拒,今不往救羽,进必大克,转侵州界,其忧有甚于鲁。”

谢州牧认为用身材矮小但是每战定然冲在最前面的悍将乐进比喻胡问静真是恰当到了极点。

假如说什么仅仅用人口数量衡量胡问静的局面有些过于理想化,谢州牧也可以用最符合权谋的人的思路换个角度评估胡问静的局面。

胡问静曾经是西凉马隆的部下,马隆为胡问静请功的奏本之言词恳切足以显示两人的关系之密切;幽州刘弘曾经为太子妃贾南风征讨并州胡人作乱暗中出力,曾经率军杀入洛阳救驾,妥妥的是司马炎的铁杆党羽,如今司马炎的亲孙子当皇帝,刘弘有很大的可能会支持洛阳。

胡问静已经有了巨大的实力,套用蒙恬的名言,贾充胡问静其势足以谋反。

偏偏与洛阳,与胡问静贾充对抗的司马家的王侯和豪门大阀还不给力。

眼看胡问静手中的中央军兵力从五万成了九万,洛阳周围的关卡尽数落入胡问静手中,而同为讨伐洛阳权臣的勤王义军的东海王司马越与琅琊王氏不抓紧时间进攻洛阳,反而互相征伐。

其余司马家的皇室宗亲如司马骏之流却手握重兵一声不吭,也不知道是想卞庄刺虎,还是仍在观望。

谢州牧认为若无意外,这勤王之败局几乎已经定了,大缙朝或者不会像以前那样统一,毕竟贾充胡问静防守有余,进攻不足,短期内无力打败其余勤王军,这天下多半会进入分裂。

但是贾充胡问静却肯定能够坐稳了洛阳的位置。

一律疾风刁转,谢州牧身上有了寒意。

贾充荀勖冯紞权倾朝野,有多少州县官员和门阀子弟与他们有关?若是洛阳大败,投靠奸臣的人个个也是奸臣,奸臣不讲义气的,肯定落井下石,可若是洛阳稳住了局势呢?奸臣最喜欢投机,肯定会押宝洛阳啊。

谢州牧微笑,他就是投机的奸臣。他也拍过贾充的马屁,他与胡问静还有些故旧之情,当年胡问静能够从刺杀任恺的案件之中脱颖而出,他多少也是参与者,在胡问静面前能够叙旧几句,如此,他为什么要与胡问静贾充敌对?

作为官场老油条,谢州牧的立场就是简单地做一颗墙头草。若是没人打过来,他就老实的中立,谁也不得罪,若是谁打到了豫州,他就老实的投靠谁。投靠胡问静那是服从中央的命令,投靠司马越那是支持司马家皇室,投靠琅琊王氏那是投靠天下门阀的领袖。只要谢州牧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地待在豫州,不起兵造反,不摆明立场,他投靠谁都不吃亏。

谢州牧微笑着,只是眼前的局势又变了,胡问静开窍了,他只能投靠胡问静了。

“若是没有猜错,很快就要平定逆贼司马越了。”谢州牧淡淡地转身,这百年来真是个奇妙的时期,皇帝不停地被废,权臣不停地篡位,英雄不停地变成叛贼,官员不停地掉忠诚度,只有老百姓依然依旧永远被踩在脚底。

……

三日后,豫州与荆州、司州二州相邻的汝南郡、襄城郡、颍川郡尽数宣布服从洛阳朝廷的命令。

兖州徐州扬州并州大惊失色,全天下都在准备勤王讨伐贾充和胡问静,怎么豫州就投降了?

谢州牧坚决反对使用投降一词,严厉呵斥兖州徐州扬州并州的使者:“天子在洛阳,洛阳乃天下正统,地方官服从朝廷命令何错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