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3章

贾午看着自己空荡荡的房间,原本的绫罗绸缎金银珠宝尽数拿去其他州县变卖换米粮和铁器了,她一点都不心疼,保住性命比什么都重要,只要熬过了这一关这钱财还不是随便就有的。

但那些丫鬟仆役都被拉去军训了,贾午就有些为难了,难道以后还要自己穿衣服自己脱衣服?唉,这就有些烦恼了。

校园中,一群孩子嘻嘻哈哈的闹着,最近蹴鞠已经不流行了,流行拿秸秆编各种小动物了,只是这完全是手艺活,没有做过的人完全不知道该怎么编。

小问竹羡慕的看着其余小朋友,为什么他们编得小动物好

像。她扯着早夏:“不要睡觉了,始平编的小狗好可爱。”早夏一点都不想起来,小屁孩才会玩秸秆编织呢,咦,她为什么会觉得这是小屁孩玩的?

……

扬州的某个郡县之内,到处有人敲锣打鼓:“……张阀支持东海王勤王!”“谢阀江南第五支脉子弟坚决支持东海王还世界清平。”

扬州本来就是大缙朝严厉打击的目标之一,有重兵把守,扬州的各个门阀没有蠢到兴义军勤王,若是朝廷见自己有了兵马,以为是要造反复兴大吴怎么办?喊几句口号在精神上支持司马越不是更好吗?

陶侃看着热闹的城市,心中百感交集,当年他还很是看好胡问静的,没想到胡问静其兴也速,其亡也速,一眨眼的工夫就被天下围攻了。陶侃微微摇头,作为江东人太清楚一州造反的结果了。当年豫州刺史毌丘俭和文钦忠于曹魏起兵诛杀司马懿,结果是什么?当年征东大将军诸葛诞起兵诛杀司马懿,结果又是什么?再往前看,曹魏的太尉王凌联合兖州刺史令狐愚意图诛杀司马懿,结果又是什么?

结果都是死全家,死九族。

陶侃重重的叹气,是贾充胡问静弑君篡位,还是司马越弑君谋逆,他是不知道的。他只是一个小小的藩王的门客,对朝廷的内幕消息一无所知,只能从檄文和民间谣言中获得消息,怎么可能知道深如大海的朝廷的事情呢?但他知道胡问静只怕必死无疑,以一州之地想要对抗整个天下简直是痴人说梦。

陶侃轻轻的将酒水倒在地上,算是提前祭祀差点成为自己主公的胡问静。人生真是不知道未来啊,他当年傲然出了张华的府邸,以为踏上了前去荆州的金光大道,没想到还没出洛阳城门就被司马柬招揽了。

老实说,陶侃当时是有些难以选择的。

司马柬是王侯,似乎可以得到灿烂的未来?在大缙朝处处碰壁,就是在同为“寒门子弟”的张华面前都受到鄙视的陶侃完全不信他在司马柬的面前可以得到重用。司马柬就算要用人也会用那些豪门大阀的子弟,什么时候轮到他这个“门”都没有的落魄子弟了?而同样门都没有的胡问静只怕就不会在意他的出身,会毫不在意的重用他。

只是,司马柬是王侯啊,不论大缙朝的天怎么变,司马柬都是南阳王。只要巴结上了南阳王就是拿到了一个铁饭碗。

胡问静呢?纵然是陶侃也不敢赌胡问静可以兴旺几年。不仅仅因为胡问静是个门都没用的平民子弟,更因为胡问静是个女子。若是他刚刚投靠了胡问静,结果胡问静一转身决定抛弃所有官职和荣华富贵嫁人了,那么他怎么办?胡问静可以巧手为人妇,端茶倒水缝衣煮饭乐此不疲,他难道要跟着胡问静去做管家或者仆役?

何况,司马柬已经主动邀请了他,他若是不答应,会不会有什么极其不妙的后果?

陶侃犹豫再三,终于选择了司马柬。至少司马柬代表着铁饭碗,能不能变成金饭碗就看自己的本事了。

陶侃想起往事,感慨万千,就这一年之差今日保住了全家的脑袋。

一个同伴推陶侃的手臂:“陶兄,启程了。”

陶侃应着,三千农夫中跟在他身边的只有三百余人了,但这些人都是家中没有牵挂,一心吃军粮的胆大汉子,他只要带着这群人回到司马柬的身边多少算是为司马柬增加了力量。

“走咯,回南阳王殿下的身边。”陶侃灿烂的笑着,琢磨着见到司马柬的第一面是不是该跪下痛哭流涕,抱着司马柬的脚大叫主公。会不会太肉麻了?不,不,不,只怕还不够,叫司马柬“爹”会不会好一些?

……

洛阳城中。

车骑将军、临晋侯、司马炎的皇后杨芷的父亲杨骏坐在黑暗的斗室之中,双眼冒着火一般的光芒。

“司马炎死了。”他悠悠的道。

黑暗中,似乎有一个声音直入他的灵魂:“司马炎死了,司马攸也死了,龙椅上只有一个五岁的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