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章

也有人聚焦在胡问静收买婴儿的事情上,真是觉得胡问静简直是个大傻逼。

某个豪门的花园之中,某个贵公子嘲笑着:“若是买了男婴幼童,或许还能作为死士从小培养,买女婴又有什么用?养大了做丫鬟吗?”其余贵公子大笑,胡问静若是个男的,或者有个三五岁的儿子,自然会有人怀疑她购买女婴其心可诛,可作为一个女孩子购买女婴纯粹就是脑子有病了。

另一个贵公子摇头:“以后这荆州县衙之中是不是会有很多的奶妈了?成何体统。”不少人大笑,胡问静妇人之仁的莫名其妙,真不明白她为什么要收购女婴,难道真的是有什么上古血祭大法吗?

有一个贵公子假装一本正经的道:“若是胡问静使用巫术,本公子只有去寺庙避难了。”其余贵公子坚决反对:“寺庙之中没有婢女,如何使得?不如请高僧到贵府中常住,岂不是两全其美。”

王敞在书房中沉默着,打开了一个抽屉,取出了一封书信,他不需要打开,仅仅摸着信封就能记起里面写了些什么。

这封信是很久之前颜之推写给他的。注1

信中只写了颜之推在一个远房亲戚家的经历。那个颜之推的远方亲戚有许多婢妾,每当她们将分娩时,那远房亲戚就派人守候在产房门外,若生下女孩,就拿出去弄死。“……产妇心疼,号哭不止,其悲惨之声令人不忍听闻……”

这颜之推是门阀中人,他的远房亲戚也是门阀中人,有钱有势,不然怎么能够纳许多婢妾?按理就算养几个女儿也不会养不起,为什么就一定要弄死了女儿呢?

王敞轻轻地将信封放下,慢慢的关上了抽屉。他知道原因。

当年,他的妻子怀孕的时候就有人建议他洗女。理由是事关“风水”。

“……初胎生女,如不溺死,则必连育之女,而得子必迟,所以完婚即期得男,有生女者当必抛溺……”

“……江西瑞金县富家巨族多如此……江西弋阳县民亦认为生女则必然分其祖墓之荫,而本支反为之衰,结果大肆戕杀其亲生之女,并且相沿成俗。”

“……福州有婴儿塔,大多分布于荒郊野外,塔高约半米,通常由灰色石砖砌成,顶为鼓形,塔身四面均留有小洞,远远望去与饲养鸽子的鸽舍相似,这些筑于荒野的小塔是用来放置婴幼儿尸骨和弃婴的……”

王敞当年吓得呆住了,愤怒的将那建议的友人打了出去。杀死幼小的婴儿已经是毫无人性了,杀死自己的亲生骨肉还算是人吗?竟然还以为这是对的!竟然还敢来一本正经的劝他也这么做!

王敞认为自己没有当场砍死了那个友人,只是令仆役打出了王家,割袍断交,这已经是非常的有涵养了。

只是……

王敞心中剧痛。

他的妻子却难产死了,一尸两命。

他甚至没能看自己的孩子一眼,妻儿的尸骨就被王恺安排埋葬入了王家的祖坟,他只知道是个女儿。

王敞从此再也没有娶妻。

而这封让他三观尽毁却又仿佛冥冥中有所牵连的书信中的内容却深深的映入了他的心中。

夜深人静的时候,王敞有时候会深深的问苍天,是不是因为他没有制止这杀婴的罪恶,所以苍天降罪到了他妻儿的身上?

王敞也知道这是无稽之言。若是苍天认为他没有伸张正义,那么就该将灾祸降临在他的身上,比如让他坠马而死什么的,凭什么降罪到他无辜的妻女身上?尤其是那还未出生的婴儿又有什么罪?他只是想念自己的妻子,想念自己没有见过面的女儿。他有多想念她们?他说不出来,只知道很想很想。

他的枕头经常的换,因为常常的有污渍。

王敞想着胡问静在荆州违背大缙法律,违背俗世道德,违背礼教孝道,严厉的打击杀婴,想尽办法拯救无辜的可怜的婴儿。他佩服极了,由衷的佩服。他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胡问静做到了。

“这就是为什么她是荆州刺史,而我只是一个没用的中年纨绔。”王敞苦笑着,打开了另一个抽屉,抽屉中有一篇胡问静给他的文章,叮嘱他可以拿出来扬名,坐稳了文坛高手的位置,指不定可以凭借这名声在朝廷捞个官职,至少可以继承他老子的礼部尚书的位置,以他与胡问静的交情,双方都会有巨大的收益。

王敞默默地念着这篇文章。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这篇文章的文字平平又平平,根本不华丽,就连王敞这种垃圾水平也觉得这文实在是没什么大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