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胡问静瞅了一眼林夕,林夕会意,走开几步交代士卒们办事:“机灵点,别管这家人有没有一两银子,把这家人全部送去挖矿,翠花要是想通了自己回农庄,送去农庄养鸡养猪。”

胡问静冷笑着:“通知各地农庄,谁家想要待会女儿,交出一两银子就能走人。凡是想要跟爹回去过幸福日子的,踢出学堂,送去种地,工作量、食宿、工钱与其他人相同,只要存够了一两银子,胡某准许她自赎。”翠花这一次离开农庄是一个恶劣的榜样,必须用最凶狠的手段遏制住,不然两百文的善意只会成为笑话。

“有人要赎身,不用劝说,不用阻拦。留着也是祸患,胡某没心情养个敌人,要是苦心培养十八年后,却站了出来痛斥胡某当年拆散了美好的家庭,然后将两百文钱砸在胡某的脸上,恩怨两清,投入了胡某的敌人的怀抱,把胡某砍成十八段,胡某哭都来不及。趁早发现,好聚好散。”

胡问静大步离开,走远了些,仍不放心,叮嘱林夕道:“让翠花去挖一个月矿,然后把她送到其他江夏的农庄去。”小孩子不懂事,她能不懂事吗?杀鸡骇猴是一回事,给翠花一条活路是另一回事,总不能真的看着翠花被他爹卖到妓院或者打死。但这学堂终究是回不来的,若是做事不用付出代价,那谁还不会照着学。

林夕点头,吓唬吓唬其余孩子和那些贪心的人而已,没必要真的贴上一个小孩子的性命。

胡问静回到了营帐之内,立刻修改农庄对各个买来的女孩子的规则。

“修改课程,入农庄三年内全部改为儒学,三年后再开始教墨家和道家的学说。”

“仔细观察那些孩子,三年后还有想着爹娘恩重如山的,逐渐边缘化,送到农庄种地养鸡养猪。”

“以后上课以洗脑为主,每天上课前要念三遍没有胡刺史就没有我,爹娘生了我的身,胡刺史生了我的心。”

“每天抽一节课忆苦思甜,每个孩子都要上台讲以前被爹娘虐待,如何的吃不饱穿不暖,睡在柴房还要挨打。现在多么的幸福,果然胡刺史最好了。”

虽然目前农庄的女孩子都在扫盲班,无所谓儒学还是老庄,但是胡问静设计的农庄的课程是墨家和老庄道家的学说,她本来想着培养这些可怜的女孩子和孤儿们作为改变社会的力量的,但是这个想法显然太超前了,忠心度都没搞定的情况之下简直是白花精力,还是用儒家先把这些人的脑子洗成只对自己忠心的好,什么自我、仁义,统统没有忠心度重要。

胡问静放下毛笔,子女爱父母那是人之常情,强迫对方不爱父母才是磨灭人性塑造恶魔,她没想打造一支什么人都不爱的机器人队伍,她也不认为“谁对我好,我就对谁好”就一定是正确的,就一定高于血缘感情至上,所以她给所有女孩子选择。

看清能够把自己卖了的爹娘不值得爱的人以后进入核心层,学习墨家道家法家数学物理化学,以后一步步成为荆州的骨干力量,就算不能当官也能当个管事,幸幸福福的一辈子。若是看不清“生”和“养”的区别,分不清什么是爱,什么是吸血,那么老老实实的在农庄干活,衣食无缺总是没有问题的。

这个“选择”带着太多的个人喜好,有种强迫所有人符合她的心思的意思。可是胡问静没有办法,她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她说她担忧十八年后一群被她抚养长大的女孩子将两百文砸在她的脸上,这句话并不是说谎,她为什么要用她的钱,她的精力去善待有可能憎恨她的人?世上可怜人这么多,可怜人中愿意相信她的人这么多,她为什么要浪费宝贵的资源去帮助一个对她憎恨无比的人?

所以胡问静给那些女孩子的选择其实是没得选择。

胡问静吹干了纸上的墨水,人总是在不知不觉得选择自己的命运,只是不知道而已。她站了起来,走出了营帐。

不远处的学堂内,一群女孩子规规矩矩的坐着,此刻原本是识字扫盲课,但是林夕却问道:“翠花他爹根本不爱翠花,为什么翠花却一定要回家?若是换成了你们,你们回家吗?你们回家后又会怎么样?能吃饱饭吗?会不会又挨打?能幸福吗?”

一群女孩子叽叽喳喳的讨论,有的说回家好,再怎么样也是爹娘,有的说农庄好,能够吃得饱穿得暖。

林夕不动声色的记下了所有人的发言,真是奇怪啊,原本以为年龄小的孩子一定最想家,可实际统计后却发现越小的孩子越是不想家,有的吃有的玩就很快忘记了爹娘是什么样子的了。而十岁以上的孩子两极分化严重,有的坚决认为爹娘就是卖了自己也是爹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