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那消息灵通人士笑了:“我就知道你们是笨蛋。”他得意的道:“这是县令老爷送钱给我们呢。”他鬼鬼祟祟的道:“我们只要和地主老爷商量好了,大家随便找一亩荒地假装种芋头……”

其余佃农瞬间懂了,大声的道:“对,对!”找一块没有荆棘灌木的地方,随随便便挖几下,就说开荒了,然后撒几颗芋头种子,从此再也不管,只说开荒种芋头,但是不懂种植,没什么收成,这官府老爷总不能说什么吧?但是抵税自然是要抵的,然后地主老爷和佃农一人一半,大家开心,回家吃鸡。

如此好消息很快传遍了江夏各地,人人笑逐颜开等着官府送钱。

几日后,县衙果然贴出了告示,衙役敲锣打鼓宣告四方:“……以后不论男女,不论是种地的还是卖服装的,但凡十二岁以上都必须缴纳芋头税,或者服芋头役……”简单说,官府出了新的苛捐杂税芋头税,所有人等按人头计算,每人每年缴纳芋头税一两银子,不愿意缴纳芋头税可以选择服芋头役一个月。

“一两银子一个人?”百姓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么一家五口人就要给五两银子了?多少百姓全部身家都没有五两银子!

江夏无数百姓怒发冲冠,朝廷无道,贪官横行,横征暴敛,挖地三尺!

有百姓振臂高呼:“我们要去京城告御状!”响应者无数,然后转头就忘记了。

有人不屑至极:“告御状?京城远在天边,到京城至少好几个月,一路上吃什么?”

有人根本没想出头:“大家都有芋头税,凭什么要我出头?若是我被抓了,有人会出来管我的死活吗?我只管看着别人去告御状,等着拿好处。”

有人摇头:“自古民不与官斗,我们怎么可能与官府斗?朝廷出芋头税,难道还能和朝廷说理?依我看,大家就去服芋头役好了。”他已经打听过了,芋头役其实很宽松的,就是开垦荒地种芋头,还包吃住,若是实在没有时间完整的服役一个月,那么可以分八次,每次五天服役,只要在每年的七月之前完成了服役就好。

无数百姓点头,江陵城外有人头京观,各地都有小京观,听说襄阳最近又残忍的杀害了几个无辜的病人家属,老百姓怎么可以与官府做对了?老实服役算了,又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服役。想想所有人都要服役,哪怕是打工的也能跟着东家一起服役,不用担心误了工作被炒了鱿鱼。

“马蛋,为什么是八次,每次五天,这不是四十天了吗?”有人骂着,还想着开荒的工作辛苦,拖延到七月的时候估计就轻松了才去服役,没想到竟然要比一次性服役多劳动十天,这就不划算了。

有人也算清楚了:“唉,我还是一次性服役好了。”何必为了节省一些力气就多服役十天呢,早点完成才好。

各地的农庄内,无数百姓蜂拥而入,骂骂咧咧的开始开垦荒地。各个农庄主管早已收到了命令,只要时令合适,那一定以开荒种芋头优先,若是时令不合适,那就做其他农庄的活计,总而言之绝不让服役的百姓舒舒服服的服役。

荆州刺史府中,小问竹眨着眼睛看着胡问静:“姐姐,有人说你又被人骂了。”

胡问静得意极了:“小意思。”用徭役的方式种芋头自然是最简单的办法,也确实浪费了有限的徭役,但是,这都是在清官好官的前提下啊,胡问静直接抛弃了“徭役有定额”的规定,不顾法律,毫无人性的增加苛捐杂税,分分钟就搞定了“有限的徭役”。

“清官搞不定的办法,贪官随便搞定。”胡问静鼻孔向天,华夏的老百姓对劳动力其实一直不怎么在乎,996都在喊着要更努力,胡问静只要不动百姓的钱财,老百姓就能飞快的接受就在家乡边上,没有危险,还有饭吃有肉吃的徭役。

胡问静笑着:“不过,胡某怎么可能简单的用来种芋头呢,胡某还想着一石数鸟,能够……咦,臭丫头,你在干什么?”

小问竹眨巴眼睛:“哎呀!被发现了!”扔掉手中的毛笔,欢快的逃跑。

胡问静在后面奋力追杀,衣衫上画着一只大大的乌龟。

贾南风的三个女儿羡慕的看着小问竹,她们从来没有想过这么玩。

河东公主看着两个妹妹,低声道:“要不,我们也去……”

两个妹妹用力点头,兴奋的找毛笔。

“问静姐姐,我有事找你。”三个小公主背后藏着毛笔,拦住胡问静的去路。

片刻后,胡问静大呼小叫:“站住!被我抓住就打死了你们!”小问竹和三个小公主拼命的逃,头发都乱了,愉快的尖叫声吵得其余人皱起了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