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陶侃当时不明白孙秀想说什么,此刻却终于理解了。他笑着,泪水不知不觉流了下来,他在一群人惊愕的眼神之中镇定的拿衣袖抹掉了泪水

孙秀的另一句话无比清楚的出现在了他的脑海之中:“……不如去荆州……”

是啊,不如去荆州试试。荆州刺史胡问静是举世皆知的平民出身,哦,平民也说得高了,荆州刺史胡问静以前就是一个没有爹娘快要饿死的小乞丐,大缙朝的官场之中再也找不到比她更低贱的出身了。陶侃的家境与胡问静相比竟然可以自豪的声称“家庭美满富裕和谐”了。

陶侃抹掉了脸上的泪水,他终于彻底理解伏波将军孙秀的心情了。在这个大缙朝的天下,伏波将军孙秀是亡国宗亲,陶侃是彻底的草根,他们都不是后浪,他们都不会有前途。

陶侃能够投靠的对象不是有钱有地位,偏厅的案几是黄花梨还是紫檀木的,喝茶必须水温刚好的“寒门子弟”张华,而是穷得门都没有的胡问静。

陶侃拿起了案几上的精细茶点大口的吃着,从未有过的甘美味道充斥了他的舌尖,他大声的赞扬道:“好茶!好糕点!”他来了五次了,每一次都战战兢兢没有敢品尝案几上精美的茶点,既唯恐被其他人看做是故意跑来大户人家占便宜打秋风,又是惧怕在吃食的时候不懂得的高贵人家的礼仪,露了自身的卑贱。

陶侃一边大口吃喝,一边看着大厅内其余人,果然都鄙夷的看着他。他也不在意,他确实心中怯懦了,被鄙夷也是应该的。

陶侃吃完了茶点,站了起来,对偏厅中的众人深深的鞠躬,道:“诸位,在下要去荆州投靠胡刺史……”他注意到了众人的惊愕和不屑,继续说道:“……只有胡刺史才是我等的机缘。”

陶侃大步出了偏厅,出了张家,出了洛阳。他知道会被众人鄙夷,相遇一场是缘分,他尽力了,能不能理解就看各自的机缘了。

胡问静或者不会把他当做一条船的人,或者有钱了,是刺史了,也使用着黄花梨的案几,只喝某个温度的茶水。但是,胡问静此刻没有什么人手,他只要敢于放下偏见去投靠胡问静怎么也能成为一个小官吏的,家中娘亲至少不用剪头发换酒菜。

张家的偏厅之中,一群寒门子弟见陶侃离开,好些人冷笑出声,没想到还有人如此愚蠢。

有人鄙夷道:“张司空是胡问静可以相比的吗?”张华名动天下,素有贤民,又是当今司空,胡问静算老几?

有人笑道:“做人最重要的是找对平台,张司空和胡刺史的平台谁好是显而易见的。”那个离开的蠢货难道是因为张华迟迟不肯见他们就以为受了气了,负气离开?这种轻重不分的人走了也好。

有人耻笑道:“身为大好男儿竟然投靠一个女子,还有骨气吗?”这天下就该是男尊女卑的,哪有牝鸡司晨的?那男子主动投靠一个女子的麾下已经可笑了,竟然还恬不知耻的宣扬蛊惑其他人投靠,这男子要不要脸啊。

有人怪笑着:“难道他是想对胡问静卖身?”

众人哈哈大笑,偏厅之内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

数日后,张华收到了胡问静斩杀萧明涵的消息。

他笑了一下:“萧明涵果然死了。”萧明涵必死,这毫不奇怪,且不说胡问静不可能是废材,就算胡问静真的是废材是鲁莽之辈也会杀了萧明涵,萧明涵无论如何都是死。

张华只关心胡问静是怎么杀的萧明涵。他拿起了茶杯,浅浅的喝了一口,道:“念。”

一个官员恭恭敬敬的念着消息:“……胡问静潜入府邸,阴杀萧明涵,言汝就是送来给吾杀的……出府,呵退府外流民……”

张华淡淡的笑着,司马攸和卫瓘给胡问静出了一道试题,胡问静看穿了毫不稀奇,所以这“言汝就是送来给吾杀的”等等可以划掉,谁都知道的事情毫无价值。

他细细的品着“潜入府邸,阴杀萧明涵”一句,写这消息的人看来很是赞赏胡问静啊,“潜”“阴”这两个词语很是表明意图,字字扣住了胡问静悄悄行动,没有惊动外人。这是以为没有惊动百姓没有大肆宣扬就是给了司马冏司马攸卫瓘面子,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吗?

张华冷笑,愚蠢!胡问静没有在百姓面前杀了萧明涵打脸司马冏司马攸卫瓘又如何,难道宜都国的百姓发现荆州刺史与宜都王不合谣言四起乃至纷纷逃难会对司马冏司马攸卫瓘有一丝一毫的影响?谁在意百姓怎么想了!胡问静在宜都国官员面前、在太守府中杀了萧明涵且大言不惭,就是赤裸裸打了司马冏司马攸卫瓘的脸,彻底的反目成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