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洛阳。

花园中几个年轻的男女嬉笑着。

一个男子笑道:“今日秋高气爽,希岭为何不弹奏一曲?”其余几个男女跟着起哄:“希岭,就弹奏一曲。”“刘家哥哥的琴弹得极好,小妹是素来佩服的。”

那刘希岭推却不过,只能搬出了古琴,慢慢的调整呼吸,心境渐渐和琴意融合在一起。周围的人不再嬉笑,静静的围在了刘希岭的身边。

许久,刘希岭终于轻轻地落下了手指,清脆的古琴声如高山流水一般泄在花园之中。

张华站在回廊之上微微捋须,这花园中的年轻人都是他的子侄辈,那弹琴的刘希岭是他夫人的侄子。

几个中年人站在张华的背后,微微的笑着,这刘希岭的古琴水准其实也不过如此,但是看在张华的面上自然要给一些鼓励,何况刘希岭的祖父刘放是前朝曹魏时期的大佬,也算是家族渊源,必须给刘希岭面子。

张华听了一会古琴声,见一群年轻人玩得开心,笑着进了书房。书房早已点燃了檀香,一缕香气让人神清气爽。

张华拿起了案几上的茶杯,浅浅的饮了一口,水温正好。他轻轻的将茶杯放在了案几上,又翻看了几页奏本,这才慢慢的问道:“这胡问静真的这般厉害?”

张华以前官任太常,主管祭祀和文化教育,也时常为皇帝陛下起草诏书,名望很高,可是基本与胡问静没有交集,也就远远的见过几面,所知不多。

几个官员点头:“是,胡问静虽然小小年纪,但是很有些本事。”

张华微微皱眉,这句话有些空洞了,什么叫做有些本事?他查看过胡问静当官以来的履历,在吏部和礼部的九品小官压根就是胡闹,什么正经事都没有办过,在关中扶风国千阳县倒是有些政绩,闹事的胡人都老实了。但这些政绩算不上什么杰出表现。张华认为管理地方百姓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只要教化他们读诗书,明事理,以柔克刚,无为而治,这感动当地的百姓只需要数月就够了。虽然从履历上看不出胡问静用了什么手段,看控制当地的时间也不过普通水准,放在一群废物二代三代之中自然是耀眼了,但其真实水平不过尔尔。

至于胡问静到了西凉之后就都是军功了,可谓是军中悍将。

平心而论,若是仅仅从这份履历评价胡问静,张华认为“军中悍将”的评价非常的中肯,最适合胡问静的就是在边疆做个武将了。

可为什么司马炎、贾充、卫瓘、司马攸都死死的盯着胡问静呢?尤其是司马炎和贾充简直是把胡问静当做托孤重臣了。

张华皱眉,最近朝廷大变,他正巧不在京城,回来之后只知道他已经被朝廷晋升为了司空,对朝廷大变的内情却不怎么清楚。他想问这几个多年跟随他的亲信官员,可这些亲信官员的言词含糊,显然也是不知内情。张华微微叹气,这可不太好,必须搞清楚胡问静的真实水平,这才能判断司马炎、贾充、卫瓘、司马攸究竟在搞什么鬼。

一个官员只看张华的神情就知道他不怎么满意答复,但是他们或者是边缘系的官员,或者身处清闲衙门,虽然在玄武门事变的时候就在京城,哪里会知道具体的内情?

那个官员小心的道:“有消息称,司马冏派了门客萧明涵去宜都国,看宜都国的位置以及司马冏的举动,这是很重视胡问静了。”这应该算是侧面验证胡问静水平很高吧?

张华也知道司马冏派遣门客萧明涵去宜都国的消息,他笑了笑,有些微微的不快,这些蠢货竟然没想明白不是司马冏派遣的萧明涵,而是司马攸和卫瓘?哦,他们不会这么愚蠢,只是不好将阴谋诡计直接扔到了司马攸和卫瓘的头上,他摇头道:“司马攸和卫瓘派遣萧明涵到宜都国掌管藩国事宜,其实是因为他们对胡问静毫不了解,想要试探胡问静的虚实。”

张华对胡问静不了解,还能不能了解司马攸和卫瓘吗?司马攸和卫瓘对胡问静的了解绝不会比他多了多少。

他会心的笑着,司马攸和卫瓘怎么可能了解胡问静呢,胡问静不过是小小的九品官,在京城的时候只会胡闹,司马攸和卫瓘凭什么多看胡问静一眼?胡问静的职务实在是太低了,年龄实在是太小了,哪怕在大缙朝官员眼中胡问静就是一颗冉冉升起的彗星,小小年纪在短短一两年内成为了骑都尉,未来不可限量,可是在他,在司马攸、卫瓘的眼中职务依然太低了。

张华并不鄙视或者讨厌胡问静的胡闹,在张华的眼中胡问静就只是一个小小的刁蛮任性的女孩子而已,作为岁月流逝儿孙满堂的老人,他对顽皮胡闹的小女孩子特别的包容。胡问静卖官鬻爵也好,写小黄文也好,张华听说之后一笑置之,又一次还那胡问静的机灵打趣儿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