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胡问静松了口气,似乎不用杀一批人立威了。她下令道:“白絮,带千阳县的人住下,好好吃饭,休息三天,然后开荒。对,对了,第三天都给他们吃肉,第四天开始按照公社规矩十天吃一次肉。”千阳县的人都是老下级了,知道她心狠手辣,用不着多废话,必须尽快给他们吃些补充体力,不然搞不好就累死了。

“周渝,带那些半路跟进来的人去江陵城外看京观,谁敢不老实,直接杀了。”那些人就不同了,可能还是要杀鸡骇猴。

李朗站在一边用力点头,不用给面子,只管杀了。

胡问静看着上万移民,真是有喜有悲,多了上万人口总是好事,但是这白吃白住的人有了上万,也不知道粮食上会不会出现大问题,必须从洛阳再搞一点粮食来。

贾午一直死死的盯着胡问静,胡问静怒了:“再看,再看就打扁了你!”

贾午毫不在意的转头看李朗:“想不到胡问静在千阳县不过数月,你们竟然就对胡问静忠心耿耿,不远万里跑到了荆州。”阖家背井离乡投靠他人啊,这是何等的感人,贾午都想哭了。

李朗瞅瞅胡问静,愣是没敢吭声。胡问静笑了:“无妨,你只管说实话。”

李朗小心翼翼的道:“其实……那只是因为关中实在不怎么好……”简单说,不是胡问静多么的了不起,百姓多么的崇拜,忠心度直接爆表,而是司马骏简直没给百姓活路,百姓在两个烂果子当中选了一个不那么烂的果子而已。

贾午气得满脸通红,她都感动的要流泪了,没想到竟然是这么简单地理由。

“简单?”胡问静斜眼看贾午,看问题要看

深层次,“一群百姓从扶风王司马骏的属地背井离乡投靠胡某,你管这叫简单?这是告诉天下人,司马骏的治理手段比胡某差远了!司马骏的以胡人为贵的政策彻底失败了,哪怕是胡人也宁可离开关中投奔胡某。”

她望着那上万移民,老百姓才不管什么主义,什么高大上,什么大局,谁给一口安稳饭吃就投靠谁,谁不给安稳饭吃就离开谁,如此而已。

数千半路加入的移民跟随着周渝走向江陵城,回凉挤在人群之中,远远的望着:“那就是胡公啊。”她的眼睛都冒光了,写出二十四友艳行记的超级大牛胡公啊,以后看话本是不是就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了?她鬼鬼祟祟的看周围的人,努力板起脸,我才没有看过那些耽美言情话本呢,我很纯洁的。

……

一群荆州官员听说了上万人追随胡问静而到了荆州,脸色立马大变。什么刘备一般的仁德和威望统统都是场面话,与在座的荆州官员没有一文钱关系,重点是为什么有上万人能够浩浩荡荡的过府冲州。

有官员不停的擦汗,手下,扶风王司马骏肯定是支持的,不然不可能把千阳县的全县人口都迁移到了荆州,其次,雍州刺史是一定默许的,不然上万人怎么可能在关中肆意的行动,再其次,这上洛郡太守一定是参与的,不然上万人经过上洛那是天大的事情。看来胡问静的背景之深超出了众人的想象。

一个官员怒视那人,嘶哑着嗓子道:“你丫脑子有病啊,这个时候还有空感叹,我们都快完蛋了!”

一群官员凄惨的看那菜鸟,众人明明站在门阀的一边对抗过胡问静却一直淡定无比有恃无恐是因为什么?当然是因为胡问静的靠山是贾充,朝廷有眼睛的人都知道贾充快完蛋了,说不定胡问静下台也就在几日之间了,众人凭什么怕了胡问静?胡问静若是走朝廷程序,众人完全可以在吏部与胡问静扳扳手腕子。可是今天上万移民从关中万里迢迢的到了荆州充分证明了胡问静靠山之硬,没了贾充还有司马骏,没了司马骏说不定还有其他什么人,一群低级官员又凭什么与封疆大吏扳手腕?

一个官员惶恐的道:“胡刺史会不会悄悄杀了我们?”大家都是朝廷命官,胡问静绝对不可能在明面上处理他们,但是病死、劳累死、因公殉职、遇到了匪徒等等杀人的手段多得是呢。

有官员摇头:“胡问静敢杀官造反?”这绝不是朝廷官员会选择的道路。

有官员冷笑:“你指望胡疯子有理智吗?有理智的人会杀了荆州门阀?胡疯子的任何事情不能以常理考虑。”

有官员拿着茶杯的手不停地晃动,茶水四溅,他慢慢的道:“胡刺史绝不会杀了我们,荆州大量的官员死于非命,朝廷一定以为胡刺史造反作乱,胡刺史不是傻瓜,绝不会如此不智。”

一群官员点头,以为胡问静会弄死荆州官员的猜测太过极端和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