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远处,有人忽然大声的叫着:“凉州急报!”

任恺一怔,就在大殿门口转过了身。

一个士卒跑进了大殿,大声的叫着:“凉州急报,胡人作乱,武威城被胡人所破!”

大殿之中沉默了数息,然后爆发出了惊天的声响:“什么!”

司马炎顾不得仪态,小步跑着进了大殿,厉声道:“司马骏呢?马隆呢?凉州究竟如何了?”

谁忒么的知道这些该死的问题。

司马炎脸色铁青,那些胡人就不肯安生一点点吗?“等!朕要在这里等着,到底那些胡人又想做什么!”

侍中王济走出班列,道:“凉州胡人作乱,有前车之鉴在,当宜急不宜缓,请陛下立刻集合大军。”

司马炎点头,当年秃发树机能作乱的时候不以为意,结果事情越闹越大,如今一定要吸取教训。

王济继续道:“朝中无有精兵良将,请陛下重用刘渊,平定凉州鲜卑人作乱指日可待。”

司马炎和一群大臣冷冷的看着王济,老调重弹有意思吗?

当年秃发树机能造反作乱,王济的父亲王浑便纠集了一群人叫着要让匈奴人刘渊西征凉州。“……若是真的能够征发匈奴五部的兵众,授予刘渊一个将帅的封号,让他们向西部进军,那么,西部的秦州、凉州便指日可定……”

但是被其余大臣拦住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若是用匈奴人刘渊平定凉州秦州,不过是换了个胡人纵横秦凉而已。

司马炎缓缓的摇头,事情还没有急迫到必须用胡人的地步:“朕有马隆在凉州。”当年马隆平定秃发树机能的时候几个月没消息,朝廷以为马隆已经嗝屁了,没想到却是一举击杀了秃发树机能,有如此良将在凉州,就不信胡人又能翻出花样来。

快到晌午的时候,又是一份紧急剧情到了洛阳。

“……军假司马胡问静比至,城已陷矣。胡问静与敌战,身被十数创,杀鲜卑枭将数十员,斩敌酋首级而还,武威城定。”

满朝文武听着兵部的官员念着急报,是不是写错了?胡问静不就是个写小黄文的女官吗,怎么忽然开了挂,“身被十数创,杀鲜卑枭将数十员,斩敌酋首级而还”了?

任恺问道:“是谁发的军报?”不会是胡问静自己发的吧?这个女子为了给自己刷功劳,谎报胡人作乱的事情做的出来。

其余官员也很是困惑,早晨得到胡人作乱的急报,中午就得知胡人已经被灭了,这也太过儿戏了,只怕其中多少有些水分。

有人不屑的道:“数万胡人作乱?武威城的守将是死人吗?”

贾充取过兵部官员手中的急报看了一遍,道:“落款是平虏护军、西平太守马隆。”

司马炎笑得嘴都合不拢了:“马护军必不欺我。”胡问静是不是忽然成了超人谁在乎啊,重要的是马隆为人老实坦诚,不会胡说八道,这武威城的胡人作乱是一定平定了。

贾充笑:“恭喜陛下,胡人作乱已经平定了。”司马炎大笑,只觉天佑大缙。

任恺不作声了,马隆这个人的信誉还是不错的,不可能给胡问静谎报战功。

司马炎笑着:“马隆有大功,必须重重的嘉奖。”马隆的急报中片言只语没有提到马隆自己的功劳,只看军报好像是胡问静一个人打下了武威城,杀光了数万作乱的胡人,这点司马炎冷静下来后一点都不信。胡问静是能打的,不然怎么闹市杀刺客救任恺?但是杀几个人和行军打仗是两回事,胡问静两只眼睛两只手,手中无兵无将,还能一个人杀几万胡人不成?多半是胡问静在马隆的手下为将,然后数次斩将夺旗,功劳很大,马隆怜其才,所以把功劳尽数堆在了胡问静的身上。

司马炎微笑着,他还是很理解马隆的,天天被人指责年龄大了不中用了,手中又没有什么大将,看到胡问静虽然是个女子,但是很能打,是个可造之材,于是想要好好的培养胡问静,为了大缙朝守住西凉。司马炎感慨万千,马隆真是忠心耿耿啊,拳拳之心跃于纸上。他可以假装不知道,顺了马隆的心意,但是不能刻薄了大功臣马隆,身为皇帝就要奖罚分明,尤其对武将更是不能怠慢了。

一群大臣点头,心中也如司马炎一般想着,这胡人作乱多半是真的,因为一查就知道,马隆不可能拿自己的人头作假。但是这功劳尽数归于自己还是归于别人就看马隆的一支笔了。

司马炎看了一眼静静的站在一边的丈人老头车骑将军杨骏,想到略阳太守严舒仗着是杨骏的姻亲,一直闹腾着要取代马隆,幸好他坚决不同意,不然此刻哪里还有凉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