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萧明涵道:“在下从洛阳一路而来,只见关中百姓安居乐业,胡人与缙人杂居,相处融洽,不见丝毫隔阂,想到十年前的秃发树机能叛乱的惨案,恍如隔世。扶风王殿下果然是本朝的肱股之臣,出将入相,文武双全,今日见关中盛世,才子扶风王殿下之杀胡人乃是下策,收其心才是上策何等的正确,在下斗胆敬殿下一杯。”

司马骏笑着举起酒杯饮了。

唐薇竹温柔的看着司马骏,柔声道:“圣人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唯有仁者无敌,扶风王殿下能够体谅胡人的苦楚,为胡人谋取生存之道,以仁义治关中,三年前秦州匈奴吉轲罗、侯金多、热冏率领二十几万人投靠殿下,此后每年入关中

投靠殿下者数万人,秦州雍州再无胡人之患,而我关中得其人,实其地,原本因为战乱而空乏的田地城市再次有了生机,扶风王殿下居功甚伟,当为天下表率。”

司马骏大笑,虽然这些年所有客人见到了他都要提及这融合胡人的政策,听得耳朵都起老茧了,但是他依然很是高兴。太康元年大缙朝核查人口,全国共有2495804户,16163863人。这个数字实在太少了,哪怕算上各个门阀豪强隐藏的人口,大缙的人口也不会到3000万。曹魏时候三国开战,没有统一的人口调查数据,汉朝可是有人口统计的,在汉桓帝的时候就有5648万人,这还是不算胡人的,若是将大汉国土之内所有人都算上,估计有6500万人。这大缙朝的人口实在是太少了,少到关中竟然有土地空乏着没人耕种,稍微离开一下中原腹地就会发觉很多地方没有人烟。司马骏轻轻的捋须,秦州胡人作乱,双方死伤将近十万人,何必呢?他将那些因为土地干旱或者因为天气寒冷无法放牧的胡人吸收到了关中之内,大缙朝得了几十万人口,不无小补,关中又有了人气,胡人有了生存的根本,简直是三赢。

“这天下人都是两只眼睛一张嘴巴,有什么区别?这世上以前有蜀人、吴人和缙人的区别,如今天下一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何必区分胡人和缙人呢?对胡人好些,这些胡人自然就对朝廷忠心耿耿了。”司马骏第一万遍重复着这些话,这仁慈与爱的基调非常的高,天下人除了敬仰他之外绝无其他言语。

萧明涵和唐薇竹重重的点头,均想着齐王世子果然没有说错,只要恭维司马骏对胡人的仁慈,司马骏的脸色立刻会变得非常的柔和。两人恭恭敬敬的道:“扶风王高见,我等当永世铭记。”

司马骏微笑着,看这两个人也顺眼多了,道:“两位都是人中龙凤,齐王世子能够与两人为友,本王很是欣慰。”

萧明涵恭敬的举起酒杯,不露痕迹的恭维着司马骏,司马骏是齐王世子司马冏的叔祖,是当朝天子司马炎的叔父,能够镇守关中足以说明他在朝中的分量,若是能够支持司马冏,那么大事可成。

唐薇竹喝了几口酒水,面带红晕,悄悄的看了一眼萧明涵,虽然从洛阳到扶风的道路远了些,但是能够与萧哥哥在一起真是太幸福了。她看了一眼司马骏,萧哥哥说了,若是能够为齐王世子说动了司马骏,那么他就可以在朝廷成为三品以上的大官。唐薇竹虽然不懂为什么齐王世子可以决定朝廷三品以上的大官的任命,但是萧哥哥这么说肯定是不会错的。

大厅之中的扶风王下属同样称赞着齐王和齐王世子的贤能,夸奖着萧明涵和唐薇竹的才华,气氛很是融洽。

酒过三巡,萧明涵开始将话题往朝廷的未来方面转,司马骏微笑着道:“两位远道而来,且休息几日,本王再和两位慢慢的详谈。”根本不想和两人多说什么,司马冏派这两个人来能够有什么目的?还不是希望在太子上做文章。

萧明涵眼中闪过一道寒光,却笑着鞠躬退却,司马骏不想参与朝廷皇位之争,可他怎么会让他如意。他与唐薇竹带着笑容走出了宴席,好像一点不在意一般,心中却狠狠地发誓:“今日的羞辱,萧某来日必报!”

司马骏注意到了萧明涵的目光,心中好笑,这个小爬虫也想说服他表明立场?他以后再也不会见这个小爬虫了。至于这个小爬虫对他有怨恨,他一点都不在意,他是扶风王,是征西大将军,要地盘有地盘要军队有军队,这个小小的平民的怨恨也值得他放在心中?

大殿之中歌舞依旧,一些陪坐的属下担忧的看着司马骏,千万不要介入皇位之争啊。

司马骏微笑着,他怎么会介入皇位之争?他知道朝廷很多人支持司马冏的父亲司马攸继承皇位,由也很充分,原本司马攸本来是司马昭的儿子,是当今天子司马炎的同胞弟弟,后来过继给了司马师。司马昭好几次想要把皇位交给司马攸而不是司马炎,司马炎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才取得了皇位,但拥护司马攸的大臣依然不少。如今司马炎想要把皇位传给一个白痴儿子,朝中大臣们就把司马攸推出来打对台,大缙朝的权柄又不是第一次兄终弟及,司马师不就是把权柄交给了弟弟司马昭吗?司马炎传位给司马攸不过是再一次兄终弟及而已。司马攸和司马衷的才能压根不用比,说碾压都是看不起司马攸了,怎么看都是司马攸更适合当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