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她微微有些困惑,现在是太康三年,陆机就进了洛阳,写了辨亡论?她转头问手下们:“那个谁谁谁,陆机今年多大了?”

手下们老老实实的道:“陆机陆士衡年二十,陆云陆士龙年十八。”胡问静反倒奇怪了,你们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手下们古怪的看着胡问静,二陆名动洛阳,全洛阳百姓都知道二陆的一切资料。

胡问静懂了,偶像!大明星!追星!

她摆摆手,继续回忆。记得陆机参与了西晋灭吴时候的最后抵抗,然后在吴国灭亡近十年后才写的辨亡论,这吴国灭亡有十年了吗?陆机此刻只有二十岁?不太对吧,难道陆机十岁就上了战场?难道是镀金?

胡问静叹了口气,上学的时候只喜欢三国和唐宋,对魏晋南北朝统统不感兴趣,知道的人物和事迹少得可怜。比如这与陆机齐名的二十四友到底是那颗葱?是她学过忘记了,还是根本没学过?

她轻轻的拍着脑袋,对这个时代有些头痛。这个该死的“大缙”与晋朝到底有多大区别?蝴蝶翅膀到底扇起了多大的风暴?那些人的年龄变了,那些事情提前发生或者没有发生?陆机是不是也在这蝴蝶翅膀之内?

胡问静叹气,最恨平行时空了,她总是不自觉地想到晋朝的未来,带着有色眼镜看人和看事,还不如是一个彻底的架空时代呢,她至少不用为历史的变化而伤脑筋。

“来人,放出风去,就说是我胡问静说的,陆机的辨亡论实在是太像贾谊的名著过秦论了,命意相似、笔致相似、句法相似、句度相似,简直就是仿写,这也叫才子?”

胡问静费尽心思也就想起了后世对陆机的辨亡论的评语,小小的反击一下,估计毛个风浪都掀不起来。

“那个谁谁谁,去买些曹魏之后到如今的书籍回来,历史记载,野史,名人故事,名人文章,山川河流,风土人情,朝廷流言,统统都要。”胡问静对手下下令,一直没有系统的了解这个世界,必须补课了。至于陆机写文章骂她,爱怎么骂怎么骂去,老胡家的人根本不在乎名誉。

……

陆机写文章大骂胡问静,别人看个热闹,二十四友之中却反应极其强烈。

“陆士衡真是狡猾啊。”众人眼睛发亮,瞬间就看透了陆机的花招,胡问静卖官鬻狱的背后深不可测,冒然牵扯进去会倒了大霉,但是放过这个机会又有些可惜,陆机另辟蹊径,管朝廷到底怎么想的,只盯着胡问静进入洛阳之前的行为破口大骂,难道还能牵扯到朝廷纷争之中?万一朝廷真的有意拿胡问静做试金石,这大骂胡问静简直就是投名状啊。

“陆机能够不要脸的破口大骂,难道我们就不能?”潘岳脸色发青,拿文章骂人是他的拿手好戏,朝廷之中多少人被他写文章骂过?就是司徒山涛都被他骂的面无人色,他会在乎骂胡问静?司徒山涛和其余官员可以把他打发去外地当县令,胡问静绝对没有这个能量,就算有,他潘岳在乎再次去外地当县令吗?一回生二回熟,被贬谪多了,也就这么回事。

二十四友和一群跟班用力点头,胡问静身为女孩子竟然卖壮阳药简直是污点中的污点,只要盯着这点骂,谁都不能说他们骂错了。

“大家都来骂胡问静!”二十四友和一群跟班兴奋不已,拿出纸笔当场奋笔疾书,有跟风骂胡问静无耻的,有苦思新的角度的,有信手拿了几十个毫不相关的例子贬低胡问静的。一群埋头写字的人之中唯有王敞尴尬的站着。

一群人惊愕的问王敞:“为何你不写?”王敞尴尬的摇头:“你们写吧,我就算了。”

有人想到王敞的身份,立刻想深刻了,难道骂胡问静也触犯了朝廷的大忌?

王敞使劲的摇头,哪有这么严重,看众人的眼神复杂极了:“我不参与的原因你们懂的。”

众人恶狠狠的盯着王敞,懂个p啊:“都是自己人,何以鬼鬼祟祟?”要是想给大家设套,看不打死了你。

王敞见众人的眼神不善,无奈之下,眼神哀怨极了,只能说老实话:“年龄啊年龄。”陆机二十,陆云十八,胡问静十四五,你们骂来骂去,这叫做少年慕艾,洋溢着青春的活力。旁人看了只会微笑,谁没有年少轻狂过?石崇三十,潘岳三十二,与十四五岁的胡问静骂来骂去这叫抓住青春的尾巴,狂士风流。老子都快四十了,命好的话儿女的年纪都比胡问静大了,老子骂胡问静就是大人欺负孩子,老子再无能也不能欺负子女辈的小孩子。

二十四友不屑的瞅王敞,难得你知道自己四十了还一事无成,菜鸟,弱鸡,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