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萧明涵负手而立,一字一句的道:“胡问静为何能够欺诈众人?愿者上钩而已!今日陛下和朝廷重臣亦是如此,胡问静就是那个鱼饵,大缙天下,洛阳城中究竟谁是真正的道德君子,谁是卫道之士,谁千万人吾往矣,只需要看谁敢指责胡问静。”

陆机陆云又对视了一眼,听着似乎有些道理。陆机皱眉问王敞道:“陛下想要以胡问静为试金石,看尽朝野仁人义士?”王敞用力摇头:“王某不知。”陆机冷冷的盯着王敞

,王敞三十几快四十了吧,竟然如此无能,连表兄的意思都看不明白,做个p的皇亲国戚。萧明涵看都没有看王敞一眼,王敞就是一个废物,要是能够依靠王敞攀上皇帝陛下,他早就拍王敞的马屁了,可是整个洛阳谁不知道王敞毫无才华,在皇帝司马炎的眼中就是个废物。

陆云沉思,问道:“明涵以为我等当率先发难,指责胡问静,以响应陛下的期盼?若是猜错了,只怕……”柠檬小说

萧明涵笑了:“若是猜错了,又能如何?胡问静可以做的,难道骂也骂不得?我等皆是读书人,难道还要与胡问静动手不成?自当写一篇雄文斥责胡问静,纵然不能以此入仕,也可以以此明志。”

陆机缓缓的点头,萧明涵说得对,纵然不能入仕,至少也能明志。他陆机陆士衡不能当官不是因为德行不够,才华不如,而是因为朝廷有眼无珠,废物当道。

“好,我当写一文以弘扬正气。”陆机沉声道,就近入了食铺,取纸磨墨,沉吟之间,雄文写于纸上。

“……昔三方之王也,魏人据中夏,汉氏有岷、益,吴制荆、扬而奄交、广。曹氏虽功济诸华,虐亦深矣,其民怨矣。刘公因险饰智,功已薄矣,其俗陋矣。吴桓王基之以武,成之以德,聪明睿达,懿度深远矣。其求贤如不及,恤民如稚子,接士尽盛德之容,亲仁罄丹府之爱……故百官苟合,庶务未遑……百度之缺粗修,虽醲化懿纲,未齿乎上代,抑其体国经邦之具,亦足以为政矣。借使中才守之以道,善人御之有术,敦率遗宪,勤民谨政,循定策,守常险,则可以长世永年,未有危亡之患也……”

萧明涵羡慕妒忌恨的看着陆机的辨亡论,有的人就是才华横溢,转瞬之间就写出了华丽的文章。

王敞眼中冒着光,能够亲眼看到陆机于片刻之间写出名篇,何其之荣幸也。不过,王敞写文不行,写诗更不行,眼光却是有的,这篇辨亡论总好像哪里看见过,又好像缺了点什么。

“当以此文传遍洛阳。”陆机微笑着,他也不是傻瓜,绝不会因为萧明涵的分析就下定决心痛斥胡问静,他这篇辨亡论中从头到尾都没有提到胡问静,这篇文章只是在阐述魏蜀吴三国的成败而已,但若是细细与时事相连,立刻就会发现这篇文章有斥责朝廷轻慢有才华之士,重用奸臣之意,以之引申,立刻就知道这是在痛斥胡问静了。

陆云赞叹道:“好,写的好。”有这篇文章投石问路,就不怕跳入有心人的圈套了,若是被人指责,大可以彻底否定与胡问静有关,不过是反思天下兴衰而已,与胡问静何干。

萧明涵微笑着,道:“这还不够。”

陆云和陆机不作声,要他们再多做什么,他们绝不至于跳进坑里。

萧明涵笑着道。“陆士衡的文章虽好,太过委婉,只怕百姓不知士衡是在指责胡问静,只怕反而不美。以萧某的之意,不如由陆士龙出面,写一篇骂妲己的文章。借古讽今,又有何妨?”

陆云缓缓的点头,相比陆机,他出面指责胡问静带来的负面作用会小很多,只要控制言词,不要太过明白,就绝不会有太大的副作用。

萧明涵带着辨亡论离开,王敞却犹豫了半晌,对陆云道:“士龙千万不能写妲己。”

陆云一怔,问道:“为何?”轻轻的拂袖,萧明涵虽然才华普通,但是比王敞好了不是一截半截,王敞有什么资格站出来说话?

王敞叹气,陆云陆机兄弟才华横溢,可是究竟一个才十八,一个才二十啊,都是菜鸟中的菜鸟。

“妲己是什么人?你想隐射谁?是当今皇后,还是太子妃?”王敞知道两个天才少年看不起他,不会与他多言,但身为成年人怎么都不能看着两个少年跳进坑里。

陆云脸色大变,汗水涔涔而下,只觉差点人头落地。

王敞摇头:“我表哥宅心仁厚,以文杀人是不至于的,但是你兄弟二人定然断了仕途。”

陆机和陆云汗水湿透了衣服,对着王敞深深的鞠躬,若不是王敞指点,被人坑了还不知道。陆云咬牙切齿:“好一个萧明涵!我兄弟不曾得罪了他,为何要陷害我兄弟?”王敞摇头,他哪里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