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哪个门阀愿意用自己的乡品的坠落去验证其他门阀的道德品行?这暴力收租是绝对不行的。”胡问静摇头,这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王梓晴仔细的捋了一遍,觉得胡问静这个推测很简单啊,一点点的都没有技术含量,几乎是放在明面上的,自己没有想到果然是因为自己早已知道了真相。

“然后,不知道那个蠢材想着既然佃租实际顶多只能收到契约上的六到八成,干脆把契约佃租写高点,若是佃农依然只缴了六到八成,好歹多收回一点,若是佃农依然赖租,打官司的时候账面被拖欠的佃租多了,看上去也委屈一些。”

“事实证明,这提高佃租的手段没有任何效果,因为佃农死死的咬住了牙齿,就是不肯给一个铜板的佃租。提高了佃租反而给了其他人攻击的把柄,这么高的佃租,能够怪佃农抗住吗?偏偏又不能再降低佃租,那些佃农已经有恃无恐了,若是提高之后再降低,这些佃农还会把门阀地主放在眼中?”

“这事情就有趣了。一边是善良贫苦的佃农一文钱的佃租都不交,也不肯退田,另一边是掌握着大量武力和道理的门阀投鼠忌器。”

胡问静拍拍身上的灰尘,开始活动筋骨准备练武。

“或者谯县各个门阀都有根基,这三年五载不收佃租还能支撑,或者当年拿出来出租的田地数量本来就不多,各个门阀有大量自家仆役种植的农庄,或者各个门阀用各种手段逼迫了大量的佃农老实听话缴纳佃租,只有少部分钉子户就是不缴纳。总而言之,谯县各个门阀还不至于因为有佃农抗租而翻脸杀人,反而还有心思耍些小手段教训外来的过江龙,比如吴地主。”胡问静走到了草人之前,一拳又一拳的打击着草人,时而有稻草断折飞了起来。

“其实,也不太撑得住了。”王梓晴点头承认,坑外乡人自古有之,但谯县的门阀还不至于故意出售田地去坑外乡人,哪个门阀不知道田地是家族兴旺的根本?出售田地的小门阀其实是因为有些撑不住了,所以只能卖田求生,正好有吴地主这个外乡人跑到谯县想要买地,小门阀就咬牙把手中收不到佃租的田地甩了出去。

“说起来吴地主在谯县还是很有名的,傻乎乎的买了三十亩永远收不到佃租的田地,一百五十两银子扔在了水里。”王梓晴道。

胡问静淡淡的道:“然后,搞清楚原因的吴地主就找到了我这个外乡蠢蛋,顺利把扎手的田地脱手。”她右直拳打在了稻草人上,不等拳头收回,左勾拳又重重的打了出去,稻草人深深的瘪了一块。

王梓晴微微担忧,胡问静一口气亏了一半家产,不会想不开,忧伤成疾吧?

“你其实还不算太糟糕,你只亏了五十两银子,那个吴地主亏了一百两银子呢。”王梓晴急忙安慰着胡问静,吴地主一百五十两买进,五十两卖出,这些年还一分钱佃租都没有收到,亏到了姥姥家,胡问静与吴地主相比只是小亏而已,要是运气好遇到哪个外乡人买了那块地,说不定还能小赚一笔,毕竟那块田地真是上好良田,至少值一百五十两呢。

胡问静停止了拳击,转头看了王梓晴一眼,道:“别担心,我一定要收回我的佃租。之前是没搞清楚背后的陷阱是什么,现在搞清楚了,谁也不能阻止我收租。”

王梓晴松了口气,道:“要是这么容易就能收回佃租,哪里轮到便宜了你。”

“我家有百余亩地已经七八年没有收到一文钱的佃租了。”王梓晴叹气,在谯县买田最重要的是看清楚佃农容不容易说话,是不是愿意交佃租,而不是田地的好坏。

“我想有一件事情那些佃农搞错了,哦,你们也搞错了。”胡问静笑了。

“我与你们不一样啊。”

【……卫廷璞在乾隆十年曾对皇帝这样说,“如今人的性情骄恣,即便是丰收之年,也都还抗租不交。致使收不到租子的田主还要给朝廷纳粮,那些佃户们却坐享那无税之田。地主和佃农彼此冲突,轻则互殴伤人,重则酿成人命。臣在广东长大,从南方一路做官做到北方,所见所闻,全都一个样子。”】

胡问静再一次重复:“我与你们不一样啊。”

她抬头看着天空:“我胡问静不偷不抢不坑蒙拐骗,真金白银合法买来的田地,收租也好,退田也好,都是胡某堂堂正正的权力,凭什么就要忍气吞声了?因为他们人多,因为他们可怜,因为他们是佃农我是地主老财?”

“不减租减息就是迫害老实的百姓?强行收租就是欺压良民?被抗租赖租的佃户打就是活该,就是大快人心,就是喜闻乐见,打抗租赖租的佃户就是站在人民的对立面的无耻恶徒应该千刀万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