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还有个大婶拿着个没什么补丁的衣服跑来找儿子,要给他换上,觉得打扮得精神点,更容易选上。

萨仁这次才真切地体会到了这里的穷,他们牧民再穷的也能打猎补贴下家里,攒下点皮子卖给客商就能换点米面,就算换不来,也有肉吃,再穷也没受饿的,而来招工的这些人里居然有一看就饿得皮包骨的,萨仁都动了恻隐之心,想把人招来。

可她是招工不是做慈善,这么一想,萨仁心里很不是滋味,其实也不是不可以在这里开厂,没有奶源很简单,给他们牛或羊,先叫养着,不就有奶源了嘛。

正琢磨着,其其格递给她一张招工表:“萨仁,你看这个,是知青。”

萨仁接过来看了眼,表格是擦过又重新写的,写字的位置纸就有点薄,字迹一重就划破了,所以对方写得很轻,但笔划之间却还是透出了力度,这不是用力大小的问题,而是撇捺之时的潇洒程度。

反正萨仁一看这个字,就觉得人应该长得不错也健谈,抬眼一看,果然人如其字,很体面的一个知识青年。

萨仁又跟他聊了几句,就拍板了,这样的人就算她已经招够了,也得留下。

对方得知入选,表情却说不上高兴,反而是一种解脱又混杂着不甘的表情,让萨仁奇怪极了。

“是你家里人逼你来的吗?如果不是自愿的,我们可不收。”

“我肯定是自愿的,就是来试试,没想到入选了,这样也好,我马上回去准备。”那人说着就挤出了人群。

萨仁更不解了,还是招商办那个女同志看到那人了,跟萨仁说:“他怎么来了?这就是那个考了几次都落榜的知青。”

萨仁瞬间明白了他那个表情是什么意思,他心里还是不甘心上不了大学,但又被生活所迫来招工,大概心里潜意识的不想入选想继续考大学,可又不得不跟现实低头,现在入选了就相当于做了决定不再考大学,所以他才会觉得如释重负。

萨仁不会因为人家落榜就小瞧人,光凭那一手好字,也能看出他身上的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