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他就在一家家境殷实的人家当起了账房先生,这户人家虽不是大富大贵,但家底厚实,镇外土地就上百亩,镇里还有几间铺子。

“日后你就在这里算账,核对账本,以前的也要核对一下,我们主家很好说话,只要你好好干活,自是不会亏了你的”。

管家看着一旁的吴松叮嘱道。

吴松闻言点了点头。

这家是最合适的,一个月给的银钱也不少,足足一两银子呢,还包吃住,他算过了,眼下离过年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呢,县里书院一年的束脩是二两银子,闲暇时间他还能抄书呢。

有了这些银钱,他下一年在县里读书,也不会很拮据了,省一点还能给妻子呢。

说到绣花,她每日也是忙得不可开交,早晨起床收拾家里,午间一过立马去吴姑姑家里,晚饭前会回来,每天都是这样。

“你每日这么跑也是辛苦,要不干脆就住这里吧”。

吴姑姑看着一旁的绣花说到,绣花闻言摇了摇头,这不合适,家里也不是只有吴姑姑一个人,儿子媳妇还有姑父都在呢。

“姑姑,我最近也没什么事情,地里的活计都结束了,你看看我前几天在家里做的帕子,能卖多少银钱”。

绣花随后把自己做好的手帕都给吴姑姑拿了出来。

像双面绣,苏绣那些难度很高的她还没学会,她最熟悉的是平针,吴姑姑拿起后细细的看了一遍,一点问题都没有,针脚处理的也很好,是能卖银钱了。

“这种的在镇里绣坊,一条也就三文钱,不过已经很不错了,等学会了苏绣那些,那才是最挣钱的”。

“好,姑姑你在家里可要注意身子啊”。

“放心,我好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