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5 章

朕只想要GDP 初云之初 4325 字 6个月前

为此,甚至有人到朝廷来使们下榻之地去举旗抗议,让他们就此事给出一个说法来——我们节度使可不能白白受这种委屈!

窦光业闻讯不禁皱眉,转头与同行的家族管事窦忠道:“李节度使的气性未免也太大了一些,一夜之间,竟就把事情闹成了这样……”

窦忠刚打外边儿回来,有条不紊的从袖子里取出来几张文书递过去,这才坐到餐桌前开始吃饭。

“十一少,”他用家族排名称呼窦光业:“您不妨先看看这个南都近来盛行的新事物,哦,本地将它称为南都报。”

窦光业有些迟疑的将那几张文书接到手里,打眼一瞧,看上边标注着时间和南都大事,心下惊奇:“叫南都报,莫非是效仿邸报设置的,只是以南都来命名?”

“有点这个意思,”窦忠喝了一口豆浆(甜的),咽下去之后,神色稍有点凝重的开口:“文书上分了好几个部分,第一张写的是南都政略,新近修改的律令,重新厘定的田亩,关于商人赋税的征收,乃至于徭役的改制。”

“第二张写的是时下的新鲜事儿,哪家妇人生了三胞胎,谁家老子咽气,儿女们为争家产对簿公堂,好不热闹,还有天下别处的稀罕事,戎人打到哪儿了,天子行在处又发生了什么事儿……”

“第三张则是杂事,有寻友的,有收购什么货物的,有刊登诗文的,还有给新开的铺子做宣传的,不一而足。”

窦光业听了个开头儿,便饶有兴趣的笑了:“挺有意思。”

说完,却又道:“李节度使专程搞出这东西来,倒真是废了心思,要么就是手底下有能人,不过说句不好听的,稍显鸡肋了些。”

窦忠道:“怎么说?”

窦光业于是抬手抖了抖手里的那几页纸:“其一,是成本。纸墨需要成本,印刷需要成本,而时下南都即便未遭战乱,还可以算是富庶,但是能买得起这几页纸的,又有几家呢?连本钱都赚不出来!”

“其二,则是此物有资敌的可能,若是有心人——甚至不必有心,但凡有些头脑的,收集到三十天的南都报之后,也足以了解到南都事的九成九了。”

窦忠听罢便笑了:“十一少,你可知道牵头办这份南都报的是谁,如今这南都报又会出现在何处?”

窦光业当下道:“愿闻其详。”

窦忠便告诉他自己打探到的消息:“这南都报,有几种不同的兜售形式。”

“第一种也是最大的买家,即南都本地乃至于李节度使下辖之地的官府,遵照各自的品阶和官署的人员设置,按需求每日呈送。”

“第二种往往是豪族亦或者富商,乃至于那些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们是直接包圆了,半年起步,把钱预付过去,每天清晨自然有专人送到买家府上去,省时省力。”

“第三种呢,就是南都境内的酒楼和茶楼。他们专门订购了这份南都报,每日着专人在店里诵读,入店之人都可以免费听,算是招揽客人的一种手段。”

窦光业听到此处,便明白了想出这主意人的厉害之处。

几张纸并一点子墨汁,再加上几套印刷器材,一群办事的伙计,总共能花几个钱?

可是通过这几个钱,李氏几乎彻底掌控了南都乃至于其下辖之地的舆论世界!

有一个人能够控制你所能看见的东西、知道的事情,这不可怕吗?!

上至豪富,下至平头百姓,几乎都被一网打尽了。

即便买不起南都报,只是花几个钱去茶楼听一段书,顺带着遛一遛耳朵——窦光业都能够想象到,某些客人离开后腆着肚子在自家巷子口那眉飞色舞给左邻右舍讲南都报上新闻时那眉飞色舞,得意洋洋的样子!

原本极难进行传播的消息,就这么着像是长了翅膀似的,飞遍了整个南都。

对于这个结果来说,最开始投进去的那点钱又算什么?

更何况,他玩味的道:“说不得人家还有的赚呢!”

“正是如此。”

窦忠道:“我算了算,只是官府订购的那部分,其实便足够囊括成本了。当然,官府订购,价格大概率压的很低,不过即便如此,也是相当可观的收益了。更不必说后边还有人出钱做宣传,寻人,甚至于还有人专门花钱在上边儿刊登自己的诗词……”

“真是奇才啊。”窦光业称赞之余,又不免有些黯然。

这法子诚然精妙,但是内中机窍也很容易被人看透,只是看透是一回事,想要复制出来,就是另一回事了。

想办成,就得有本地最强势力点头才成。

想办大,就得有法子说法那些个开茶楼酒楼的地头蛇才行。

想搞别处的大新闻,一个不好就要闹出外交纠纷,背后的势力一定要有强大的武力支持才行。

而除此之外,富庶安全的社会环境同样必不可少。

当今天下,能够满足这几个要求的,大抵也就是南都了。

他无声的叹一口气,问窦忠:“是谁操持此事?”

窦忠却卖了个关子:“您不妨来猜猜看?”

窦光业下意识瞥了一眼门外,压低声音道:“总不会是李节度使亦或者是许景亨许先生亲自操办此事吧?”

窦忠摇头,告诉他答案:“是李方靖之妻钱氏牵头,连同李家诸多主家、分家子弟一道办成的。”

这个答案着实叫窦光业怔住,回神之后,却是心悦诚服:“李节度使为儿子娶得佳妇啊!如此一来,即便李方靖人才平平,子孙也足以福延三代了!”

窦忠附和一声:“谁说不是?”

窦光业又问了几句那位钱太太的事情,窦忠显然早有准备,俱已经打探清楚,说起来头头是道,俱是分明。

窦光业当即拍板:“去置办礼物,要厚礼,比照九哥娶妻时候的份例再加五成,我要往钱家去,求娶钱太太的妹妹!”

作为窦氏一族年青一代当中的佼佼者,他很得家里老太爷的看重,是以今次这差事便

落到了他的身上。

临行之前,便得到了便宜行事的命令,自己的婚姻大事,也在其中。

南都这边想着同来使的年轻才俊们缔结婚事,来使的青年才俊们难道就不想借机两面下注,也在南都留一丝香火情?

窦忠听罢,了然之余,却又有些无奈:“十一少只怕要排队,这会儿有意想求娶钱太太妹妹的,可多了去了!”

……

李方靖此时正觉春风得意。

被过继出去之后,他只觉得眼前一片黑暗,再没有半分希望,哪成想妻子如此精明强干,真的就把整个家都给支起来了呢!

他这个人本来就有点慕强畏强,知道妻子有本事,因而难免姿态放得更低一些,钱梅吉也并非骄横之人,彼此有心,感情较之初成婚的时候,倒是融洽了许多。

这日夫妻俩预备着一处出门,穿戴整齐之后,便有侍从来报:“老爷,太太,平公子过来了。”

钱梅吉脸上带笑:“还不快请?”

侍从应声而去,不多时,便见一个十八、九岁的高大青年脚下生风的打外边进来,衣着不算华贵,看起来像是洗过很多遍的样子,只是倒也整洁。

他叫了人,便爽利的开了腔:“我使人为王先生赁了屋舍,他坚持要给钱,知道南都房屋租金高昂,还执意打了借条给我,是个极方正、又有原则的人。晚些时候见了他,不可以以权势威逼,只能以情谊和时局来打动他。”

钱梅吉不由得称赞道:“平哥儿做事妥帖,也亏得叫你撞上了,否则,我们只怕连松均先生到了南都都不知道!”

王鹤年,字松均。

他几乎可以说是本朝首屈一指的大才子,从前曾经在先帝处做过待召,后来又被赐金,遣送出宫廷。

此人在仕途上不算如意,可就文学造诣而言,却堪称是百年内的一座高峰。

钱梅吉前前后后跑了许多关系,才把南都报办起来。

她心气高,要办就办到最好。

可要是想达成最好这个条件,那专业的事情,最好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来操持。

别的事情她倒是可以亲自上阵,实在不行还可以找人帮忙,但诗词歌赋那一栏,办不到是真的办不到!

这东西太吃天赋了,有就是有,没有的话你就是憋死,也很难留下什么灵气四溢的作品。

自古以来,南都便是文化荒漠,前朝开发南方,才逐渐发展起来,可是除了那些被放逐的官员,有几个肚子里有墨水的人会到这儿来?

这会儿南都能顺利把诗词歌赋那一栏办起来,还是占了天时的便宜。

北边起了战事,许多文人南逃,再加上本地的官宦人家在文化方面刚有点要阔气起来的样子,在思想界内当土大款附庸风雅,隔三差五的也带着钱使人去投稿。

钱梅吉不愿意敷衍,那就得好生拣选,不能登上去粗鄙不堪的东西,最后贻笑大方。

可问题就来了,自古文无第一,谁来做这个评

判者呢?

钱梅吉扪心自问,她自己是不成的。

且除此之外也还有个问题——真正才华横溢的才子是不屑于登报的,诚然有乐意炫技的人,但是更多的还是孤芳自赏,想点评老子我?

你们也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