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第 69 章

新年正旦大朝会过得有惊无险,太医署的御医们在太极殿下待命,端庆帝却硬生生靠着自己挺过来了。

正旦大朝会的顺利,被理所当然认为是新年好兆头的开始。后宫喜气洋洋,顾娘娘也喜悦地宽免了节约火烛的禁令,宫中在欢庆的气氛里到了正月十五,上元节。

御花园里的鳌山绚丽夺目,裴显某日入宫赴宴时,在御前提了一句:

京城上元夜的灯火彻夜不熄,百姓万民欢腾整夜,宫里为何不效仿民间,也来个上元夜灯会——御花园赏鳌山灯会。

端庆帝姜鹤望是个喜欢热闹的,早就有办灯会的意思,只是怕朝臣反对。如今裴显竟然给了个梯子,他立刻大喜允诺。

御花园鳌山灯会的邀约很快发了出去。

京中三品以上大员准许携带家眷,连同宗室皇亲,宫里的太妃嫔妃们,上元当夜到场了足足四五百号人。

御花园范围虽然大,但能看到鳌山的位置就那么一块,分为男客女客两边入席,两边都堵塞得摩肩接踵。

姜鸾前些日子接了裴显的秘奏,里面写明了上元夜御花园灯会的九章奏对。

第一章:【上元夜,奏请天家,御花园办鳌山灯会】

正月十五当天傍晚时分,她过去御花园露了个脸,和熟识的朝臣们寒暄几句。见人越来越拥堵,退回了东宫,只远远地派人盯着动静。

暮色逐渐浓重,到了掌灯时分,御花园方向传来一阵模糊嘈杂的欢呼声响。那是御花园中央的大片鳌山亮灯了。

姜鸾遣宫人跑腿打听,估摸着御驾快要到了,她再次过去御花园。

月上枝头时分,御驾到达御花园。

当晚宫里邀请的所有宾客都已到齐,御花园灯会场热闹极了,四周都是人声鼎沸,处处都是参拜圣人的齐声山呼。

第二章:【观灯人潮汹涌,圣人御驾退。】

御花园里亮了灯,华彩灯光映照得四处的假山凉亭都炫目,人多,拥挤,嘈杂,热闹,端庆帝姜鹤望自己坐在群臣宴席首位,对着鳌山赏灯喝酒,倒是乐得开怀。才喝到第三杯,顾娘娘过来了。

顾娘娘忧虑夫君的身子不好,又怕御花园里人多事多,刺激太大,引发他的癔症。

再说了,鳌山灯会除夕夜就赏过了。

御驾莅临不过半个时辰,姜鹤望面前的一壶美酒都未喝完,顾娘娘劝了又劝,姜鹤望唉声叹气地挥别热闹,依依不舍地起身离去。

第三章:【宴席拥挤,劝退女眷】

圣人离席,御花园赴宴的官员和宗室们明显地放松下来,众人喝酒吃席,大声谈笑的声音几乎冲破了云霄。

鳌山周围实在太过拥堵,灯景也赏得差不多了,负责今夜御花园巡夜安全的两位禁卫中郎将,一个是裴显麾下的薛夺,一个是谢征麾下的心腹将军,两人低声商议了一阵,共同起身往顾娘娘处走去。

他们共同向顾娘娘谏言,今夜御花园灯会场地不够,恳请顾娘娘出面,请女眷早退。

顾娘娘觉得有道理。眼前的场面确实过于拥堵了些。

鳌山已经亮灯了整个时辰,该赏的灯会夜景都赏得差不多了,她吩咐身边的女官传话下去,夜色不早了,女眷们带着幼童先出宫,官员们和宗亲们可以再多留一阵。

女眷们按照诰命品级起身,依次告退。拥挤热闹的后花园减少了许多人。

第四章:【】

十日前,裴显的九章奏对呈上来当日,姜鸾一条条仔细看到这里,指着空白处惊讶问,“第四条怎的什么也没写?”

当时裴显神色淡漠坐在对面,只答了五个字,“可做不可说。”

砰的一声闷响,御花园东北角落处有道火光猝然升起,附近宫人们手里的火把惊慌失措地摇晃着,训练有素的当值禁卫们飞快跑去查看。

片刻后,负责当夜御花园值守的薛夺快步而来,直奔御花园里端坐的顾娘娘面前,行礼回禀,“东北角走水了!应该是意外,还请娘娘镇定安坐!”

顾娘娘哪里能镇定安坐。听说御花园不到两百步外失火,她大惊失色,起身就要避回后宫。在诸多宫人和禁卫们的簇拥下,急匆匆走出十几步,才想起来问,“怎么突然走水了?”

薛夺答,“走水的是御花园东北边的一处观景两层阁楼,臣刚才看情形,多半是附近的篝火烧得太旺,火星子撩到了屋顶,不慎起火。但也不能排除有人故意纵火,具体还要仔细探查。”

火势在眼前燃烧了起来,砖木结构的阁楼上只零星站了两三位宗室子弟,还好年纪都不大,各个脸色发白地从阁楼上飞快奔出。

顾娘娘丢下了一句,“仔细地查,查清楚。”匆匆避回了后宫。

姜鸾坐在靠近鳌山亮灯的一处避风的木楼高处,这是宫人防备拥挤,专为她备下的观景木楼。顾娘娘刚才就在三楼端坐,她独占二楼。

姜鸾喝着果子酒,目送顾娘娘的仪仗远去。再抬眼时,突然发现今夜值守御花园的两名中郎将都站在了自己面前。

“宫宴中途走了水,惊扰了皇后娘娘凤驾,按规矩要扣下在场所有人严查。但今日赴宴的都是重臣和宗室。下面要如何做,请殿下明示。”

姜鸾若有所悟。

是了,御驾先退了,皇后娘娘受惊避走,剩下来的人里,身份最高的就是她了。

第五章:【殿下做主,主持大局】

鳌山灯会走水,走水的场地是远离群臣宴席的小阁楼,砖木混搭建成,砖土不易燃,烧起来也只烧了阁楼本身,火势并未蔓延出去,况且又是御驾早不在场的时候起火。

明眼人都看得出,九成九是意外,故意纵火的可能性极其微小。

因此,宴席中途传下皇太女谕令,口吻温和地请在座各位赴宴的宗室和重臣不要惊慌,耐心在宫中歇息一夜,只等禁卫惯例排查完毕,第二日即可离去。在场的高官重臣都是久经风浪之人,意外的小插曲并没有引起任何骚动慌乱。

还有朝臣朗声回答,“谢皇太女殿□□恤,臣等喜爱宫宴的美酒,宫中留宿一夜,正好臣等的夫人又不在,终于可以放肆痛饮美酒,今夜无人唠叨了。”引起哄笑一片。

姜鸾便坐在视野开阔的木楼高处,手里拿着一份薛夺送上的宫禁殿室图,听他们几个中郎将激烈讨论宫中空置的殿室和值房,哪些可以挪出来安置过夜。

今夜应邀入御花园赴宴的不是三品重员就是宗室皇亲,人数又多,外臣不可入后宫,前三殿几处空置的偏殿不够住,勉强挤挤住的话,就得准备八人一间的大通铺,过于怠慢了。

姜鸾侧耳听着,见几个宫禁当值的中郎将对着殿室图抓耳挠腮。

京畿内外城的防务被裴显一个人牢牢抓在手里。皇宫的防务原本也是他一个人总领,后来谢征升任骠骑大将军、开大将军府的时候,皇宫防务放了一半出去,如今是裴显和谢征两个人联合防卫宫禁。

谢征已经赶来了,就站在姜鸾面前,和他麾下几个将军低声商议着安置。

薛夺要去请裴显,姜鸾放下酒杯,在旁边插了一句,

“本宫的东宫空置了许多殿室。可以安排起来,把空置的东宫殿室让出去暂住一夜。”

第六章:【殿下提议,让出东宫殿室】

姜鸾说得很有道理,“本宫又没有驸马,自己平日里都是一个人住在后殿寝间里。前头议事和进学用的正阳宫,含章殿,东西几处配殿,全都空置着。今夜御花园出了意外,本宫把东宫空置的殿室让出一部分,给诸位朝臣们居住又如何。”

谢征没立刻应下,谨慎地提出异议,“多谢皇太女体恤臣下。只是,臣有些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