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第 53 章

姜鸾套着俩铁疙瘩去了二姊懿和公主的景宜宫。

懿和公主原本在六月里已经定下了出降,驸马定的是京中炙手可热的朝廷新贵,平卢节度使谢征。宫里六局都在忙碌地准备嫁妆,后宫各处太妃和嫔妃们的添妆也都送去了景宜宫。

没想到八月里格局大变。新任皇太女不喜这位谢二姊夫是人尽皆知的事,懿和公主出降又是先帝时候的决策了。

一朝臣子一朝臣,虽然名义上并未取消公主出降,但也无人再提。就这么奇异地搁置下来。

姜鸾踏进景宜宫的门槛,迎面差点被一个打开的箱笼给绊倒,身后跟随的文镜眼疾手快,冲过来半步把她拉住扶稳了。

几个景宜宫的宫女慌慌张张过来行礼,“皇太女殿下恕罪!今儿日头好,我们公主吩咐下来,把库房里收着的大堆书都拿出来晒一晒,后头地方不太够,晒到前面庭院里来,差点惊扰了殿下——”

姜鸾噗嗤乐了,摆了摆手,免了宫人的告罪,脚步绕过前头晒了满庭院的古籍卷轴,径直往偏殿庭院处走。

她了解自家二姊的脾性,把‘光明正大能见人’的古籍晒到前头庭院,后头寝殿的庭院里想必藏了不少好东西。

景宜宫同样是前殿后寝的两重殿室格局,后面寝殿有个略小的庭院,此刻晒满了箱笼,挂东西的红绳子架在树枝高处。

尚衣局新赶制好的织金正红的嫁衣,晒在秋日的阳光下,前襟背后大片的龙凤织金华美图纹反射出灿灿光芒。

姜鸾的视线被那片颜色极正的朱色吸引过去,站在树下,盯住华美嫁衣看了好一会儿。

得了消息的懿和公主姜双鹭急匆匆赶出来迎接。

“怎的不知会一声就来了?”她红着脸吩咐亲信大宫女收起晾晒的嫁衣,“嫁衣暂时用不着了,打算要收入库的,怕虫子蛀坏了,先拿出来晒晒再收箱笼里。连同嫁衣收起来的还有好些东西。看我这儿乱的,连个搁脚的地方都不剩。”

懿和公主习惯性地就要拉起姜鸾的手。

但今天才伸过去,平日里妹妹柔软轻巧的一双手沉得像秤砣似的,她居然没拉起来。

懿和公主:“……”

“今天又闹什么稀罕事?让我瞧瞧。”姜双鹭掀了姜鸾的衣袖,宽大袖口下遮掩的一对铁疙瘩沉甸甸地露了出来,在阳光下泛起黑色幽光。

姜鸾把双手往前一递,实话实说,“裴中书送的好东西。要我日夜戴着,练臂力。”

“……坏心眼的混账,黑心货!”姜双鹭一激动就忘了之前论下的舅甥辈分了,用她仅有的骂人词汇把裴显骂了个遍。

她愠怒道,“你一个女孩儿,练什么臂力!宫里锦衣玉食供养出来的天家贵女,难道要练得跟兵营里五大三粗的军汉似的?阿鸾是不是最近又得罪他了?我看他是存心找藉口为难你。”

心疼地托着俩铁疙瘩,“阿鸾别怕,在我这儿坐一会儿,阿姊想法子替你把这对铁镣铐去了。”

文镜跟着姜鸾身后听着,露出难以言喻的表情,不得不出声纠正,

“回懿和公主的话,殿下戴着的……不是镣铐。是铁护腕。”

懿和公主怔了怔,起姜鸾的手腕,在夕阳下仔仔细细地打量。

姜鸾捧腹笑了一会儿,停了笑,若有所思:

“怎么着,我和裴中书在宫里最近的流言里,已经如此的不合了?闲话都传到二姊的耳朵里了?”

姜鸾带着铁护腕走不快,两人沿着青砖道往寝殿缓行,懿和公主如实回答,

“确实听了不少不太好的流言。宫里见面时,你和其他重臣谈笑风生,故意不理睬他啦;册封皇太女那夜的宫宴,你对着满朝的大臣敬酒,单只漏了他那杯啦。诸如此类的事听了不少。”

“啊,对了,还有个更离谱的传言。说是册立你为东宫皇太女那日,裴小舅去接你,你当众踩着他的膝盖上了步辇?他受命为中书令的时候,官袍上还有个明晃晃的脚印,是你踩的?”姜双鹭边说边笑,“假的吧?实在是太离奇了。”

姜鸾:“……唔。”

她有点心虚地避开话题不谈,“最近倒是没开始那么气了。以他的脾性,给他重选一百次,他一百次会做出同样的事。气死我自己有什么用。喏,昨天去政事堂,我还给他泡了杯好茶呢。”

懿和公主居然也听过昨天新出炉的流言。

她吃惊地瞪大了美目,“什么?昨天政事堂那碗五味茶的故事,竟是真的?听说后劲太大,裴小舅连喝了两壶凉茶,那滋味还是压不住,后来又不得不半路离席,回外皇城值房漱了口,来回折腾了半个多时辰。”

姜鸾:“……咳。”

“今天是来看二姊的,不是来谈论流言的。”姜鸾把话题扯开,勾着二姊的手,向往常那样蹦蹦跳跳是不行了,拖着俩铁疙瘩进了寝堂坐下,谈起了悬而未决的婚事。

“谢征封了骠骑大将军,分摊了一部分的京畿防务,看起来短期内是不会离京了。”

她有她的担忧:“二姊当真不要开公主府?整日在京城里来来往往的,万一那谢征发了疯,把二姊强抢进骠骑大将军府,里头都是人,想要救出来都难。

姜双鹭笑得压不住,安抚地拍了拍姜鸾的手臂。

“我母妃从小教导的,既来之,则安之。开公主府自立门户是好事,但朝廷财政吃紧到如今的地步,后宫太妃们连裁秋冬新衣裳的款项都免了,顾娘娘近日还下令要节省用蜡烛。勉强开了公主府,每年宗正寺的拨款就那么点,我又不能年年求到二兄二嫂面前,求他们开内库补贴……”

“阿鸾,我担心呀。身边几十个人跟了我许多年,宫里的日子过得不容易,若我开了公主府,却连累的她们连口饱饭都吃不起,每年四季的新衣都裁不起……”

姜双鹭摇摇头,“开府还要养兵,还要挑选长史主簿,挑个不合意更不省心。罢了。我怕麻烦。再说了——”

“谢征虽说升任了骠骑大将军,但我看他为人确实是个端方的。什么‘强抢进府……’”

说到这里,姜双鹭笑得不行,戳了姜鸾的额头一下,“是不是传奇志怪类的话本子看多了。小小年纪,忒多古怪念头。”

姜鸾撇嘴,“我看的传奇志怪的话本子是不少,二姊倒是说说看,都是打哪儿来的?哼,还不是二姊偷偷叫人从宫外搜罗来的……”

姜双鹭恼得丢了团扇捂她的嘴,姊妹俩嘻嘻哈哈地闹了一会儿。

斜阳从窗棂透进来,微风吹拂,天气不冷不热,是京城难得凉爽的秋季天气。姜双鹭握着一卷书,靠在贵妃榻上看着。姜鸾趴在二姊的膝上,沉甸甸的铁护腕靠在榻边,困倦涌上来,猫儿似的眯了一会儿。

再度惊醒的时候,已经掌灯时分了。

“看你睡得沉,便没惊动你。”姜双鹭把妹妹扶起身,“东宫的淳于詹事傍晚过来两趟,催你回去。”她刮了一下姜鸾小巧的鼻子,“睡得懒猫儿似的。如今都皇太女的身份了,还跟小时候一样,做事没轻没重的,想到什么就是什么。”

姜鸾打着呵欠起身,“谁说的。我做事向来有成算的。嘴上不说,心里想着呢。”想伸个懒腰,往上伸到一半举不动,手腕又搁在贵妃榻边了。

“哎,”她烦恼地盯着十斤的铁护腕,“这个真不行。我觉得戴上三年也练不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