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只怪同行太卷

左舷 步枪 1307 字 3个月前

刘成军所驾驶的歼-10c是除黑丝带之外技术最先进的国产战机,其机载雷达是一颗有源相控阵雷达,但是,自从对李海失去探测之后,他就再也没有重新追踪到李海的踪迹。</p>

这个情况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通过有效的战术机动,是可以避开先进雷达的跟踪的。</p>

这恰恰是我军一贯以来的建军思想——以人为本。</p>

对雷达部门而言同样如此。</p>

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李海一次恢复性飞行训练,把海八师和海岛上的雷达部门拽出了舒适区……</p>

现在的刘成军脑子里是这样的:原来兄弟单位已经走了那么远,原来自己是那只在井底的青蛙!</p>

刘成军意识到,即便没有李海过来进行恢复性训练,海八师迟早也要走出舒适区。</p>

他想起他刚当中队长的时候,当时飞的是飞豹,当时整个海航部队在搞空战训练的时候,依然是遵循高度差原则,即攻守双方在进行空战对抗时要保持高度差以避免相撞。</p>

而当时,空军已经取消高度差有一段时间了,而且已经有了相当的效果!</p>

海航部队在这一块相对落后是客观事实,后来痛定思痛,狠下心来贴近实战搞训练,很快就追上了空军,在三大竞技比赛里取得了不俗的成绩。</p>

原以为已经可以和空军老大哥平起平坐了,没成想,现在又落后空军老大哥一大步了。</p>

或许有人说,那是因为空军出了李战这么个传奇人物,这么说的话,空军就要反驳了——李战同样在海航部队工作过,而且还做了很多工作!</p>

李海是李战的关门弟子,连他都只能摸到西部鹰隼的及格线,而李海属海航部队新一代飞行员中的佼佼者,那么可想而知其他人与空军同行的差距有多大。</p>

今天的飞行给了刘成军极大的打击,他心想,海航部队痛定思痛的时候又到了。</p>

“报告!一号站余副站长要见洞拐号机的飞行员!”一名通讯员跑过来报告,“刘副,他们人在过来的路上了。”</p>

刘成军站起来,诧异道,“老余来了?”</p>

没两分钟,一号雷达站副站长余平平到了,他不是一个人,而是带了三个人,有技术干部有作战参谋,脸色不太好看,有点兴师问罪的意思。</p>

“老余,你怎么跑过来了,什么事这么急?”刘成军抬手敬礼,问道。</p>